第02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珠高铁架桥忙
“加减乘除”激活民企一池春水
“微心愿”点亮民生服务暖心灯
各族群众聚产业 人社服务结同心
北海“一网统管”共建平安家园
南宁: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民族团结的“活力纽带”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开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族群众聚产业 人社服务结同心

 

西江之畔的桂平市,各族群众如浔江浪花般汇聚在产业发展一线。桂平市人社局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政策红利共享、技能培训融合等举措,推动各族劳动者在共同创业就业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实体经济沃土中绽放。

创新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5支由壮、汉、瑶等多民族干部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深入159家企业,用方言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截至目前,通过“民族文化+政务服务”模式收集并解决各类企业诉求31个。

今年以来,桂平市人社局推行“免申即享”政策,累计为2522家单位减收失业保险146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70万元,助力各族创业者共建浔江创客空间,带动500余名群众就业。

聚焦船舶修造等重点产业,定制“民族技艺+现代技能”培训套餐,开展焊工、电商等补贴性培训2008人次。“我们让各族工人在技能互补中结为师徒,培训车间成了民族团结的课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此类培训既破解用工难题,又推动民族技艺传承。

“招聘会开到瑶寨门口,壮汉双语岗位信息让我们找工作更方便。”瑶族青年盘妹珍通过就业服务平台成功入职食品公司。桂平市人社局依托“桂平人社”公众号发布17期招聘信息,覆盖各族群众3万余人次。此外,还为30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和扩岗补助,惠及各族劳动者2378人,推动形成“有事共商、有难共帮”的守望相助格局。

(伍燕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