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道芝) 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主办的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在南宁市南阳镇古岳坡那书苑举行。该书作者黄佩华与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广西文联原副主席牙韩彰等领导嘉宾,以及陈爱中、丘文桥、石朝雄、韦秀观、梁汉昌、伍迁、陈宁等在邕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目前国内文学史上缺乏聚焦老年退休生活的长篇小说,《花甲之年》弥补了这一题材的创作空白。”黄凤显表示,《花甲之年》的题材重要、叙述真实,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正面写退休生活的长篇小说,人物典型、故事非常接地气,让读者倍感亲切。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丘文桥、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梁汉昌等也一致认为,《花甲之年》关注社会现实老龄化问题,真实抵达人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增添了一个独特的鲜活生动的注脚。
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表示,文学创作的生命没有止境,艺术探索的道路也没有止境,《花甲之年》在广西当代文学史中、在作者个人的创作历程中都具有独特地位。作为一个花甲之年的作者,写花甲之年的故事,这是文学创作者们的榜样。广西文学桂军已经迎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希望广西的作家们多创作,多出好作品,共同推动广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在创作上,牙韩彰表示,《花甲之年》的写作手法毫无虚浮讨巧之处,故事的生成、走向、结局和层次结构的自然圆融,语言文字的成熟老到,平实安静却又起伏曲折的叙述技法,达到了一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水准和高度。广西民族报社社长韦秀观、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爱中以及媒体代表陈宁、伍迁等也一致认为,《花甲之年》创作技法娴熟,热爱书写家乡,为叙述性的故事写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研讨会上,黄佩华就小说创作和当下广西文学发展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今年是民族文学大年,广西要不断营造出持续创作、扩大推介的氛围。自己的创作很多以真实经历为蓝本,选择了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必经的内容题材,这样的创作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