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地之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呈现
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在南宁举办
为山河立传 为人民抒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地之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呈现
——“岜莱诗会”创办五周年交流会暨《大地之眼》阅读分享会上的发言摘要
在四川省昭觉县沐恩邸社区文化广场上,当地群众跳着热情的达体舞。 黄 云 摄
 

5月7日,由广西写作学会、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民族出版社主办,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岜莱诗会”创办五周年交流会暨《大地之眼》阅读分享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举办,以下是会上嘉宾发言摘要——

东西(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关于《大地之眼》,我注意到最近的数十篇书讯和书评,包括《文艺报》《文学报》《中国民族报》、学习强国、光明网等媒体和平台。结合这些书评及我的阅读,《大地之眼》可贵之处在于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专注于一眼眼清澈的泉潭,这些泉潭都在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每一篇都是由泉及史、及人、及文、及理,而且尽量做到不重复,可以说这是一部钟情于水、专注于泉、专攻于文化、历史和哲学的优秀散文集。《大地之眼》首先是一部文化散文集,以泉切入文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学呈现;其次是一部生态散文集,呈现泉的地理样貌和生态佳境,赋予历史厚重和哲理性思考,唤醒绿色文明理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呈现;其三,是一部民俗民情散文集,既写泉潭之美,又写泉边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人和事,人与水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呈现;其四,是一部美文集,取法古典文学精髓,以纯粹的文人笔调书写意境化的情境,有深度、厚度,充分彰显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和才情。我想,这就是《大地之眼》。

容本镇(广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韦秀观是一位勤奋、执着、敏锐和有自觉艺术追求的壮族诗人和作家,至今已出版诗集《又见村庄》、小说集《落在你胸口的月光》和散文集《大地之眼》。《大地之眼》是一部题材独特、视角新颖、诗意浓郁、思考深邃的优秀散文作品。作家把清澈纯净、涌流不息的泉眼喻为“大地之眼”,新颖别致,寓意深刻。书中篇章,缘水而起,因水而作,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泉水为聚焦点和主线,观泉、赏泉、咏泉、护泉,以泉写景,以泉记事,以泉述史,以泉抒怀。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融合呈现,历史之思、时代之思娓娓道来。披阅书卷,既有品读的轻松和审美的愉悦,又有凝重的思考和深刻的启示。

牙韩彰(广西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导师):《大地之眼》是一部具有深厚大地情怀的精品之作,作者对抒情的把控非常到位,拥有高水平成熟的表达方式,文中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多样性描写,深刻阐述了广西多民族历史文化的鲜明特点。

黄佩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原书记):《大地之眼》充分描述了自然和人文地理,运用高超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作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之路。

凡一平(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大地之眼》是作者多年来的一个心血结晶,这本书的出版,不仅给广西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源泉。

王禄平(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通过承办《大地之眼》阅读分享会等文学活动,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争取把它做得更好,为学校的评估发展、学校的综合品牌打造,继续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服务。

陆晓芹(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关于非虚构写作,《大地之眼》可以说是一部样板式的作品,作者用非常美的文学笔触去呈现深细的历史文化现场,体现了文化人的一种自然历史人文关怀。

郭金世(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大地之眼》在引经据典、抒情表达等方面让我备受感触,通过阅读里面的文章,就好像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八桂大地泉水的魅力。作品中的文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细节非常生动,是一本高水准的散文集。

韦惠文(广西民族大学纪委副书记、广西写作学会秘书长):《大地之眼》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具有民俗风情的上乘之作,展现了浓厚的家园情怀。作品深度再现了我们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对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在这种情感、理念、信念、文化方面的生动描写。

张柱林(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大地之眼》中泉水表面上是大地上的一种水的形态,其实又和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题目。作者从切身的体验出发,讲到文化,讲到世界,我觉得作者有非常大的野心,但又从一个比较细小的地方去写起,这种创作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陈爱中(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专题性的散文集中,写乡村,写某一类人物,或者是写花花草草的都比较多,但写各种各样的泉水的主题性的散文集还不多见。《大地之眼》中的36篇散文,十几万字聚焦于泉水这样一个事物,虽然每一眼山泉都有其独特性,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如何在“同”的基础上表现“小异”,着实考验作者的想象力和语言功力,没有丰富的地理学阅历和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难胜任的。

小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一级作家):祝贺又见老师的《大地之眼》出版,只有勃勃生机和广泛的兴趣才能让我们抵抗人生的不幸。我从又见老师散文里面看到了勃勃生机,也看到了兴趣广泛的这一面。读又见老师的散文集就感觉他是在广西的山水间漫步,这种从容的姿态令人欣赏,也给予我们广大的人生启示。

吴柏强(广西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大地之眼》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更是一部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的精心之作,凸显了作者创作上的匠心独运。作为出版方,积极向读者推荐、展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意义非凡。

(文字由李道芝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