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滩位于百色市田东县那拔镇福星村,距县城40公里。神奇的景观,美丽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不久前,我与几位文友相约,共同游览了那片旖旎的风光。
车子在一处斜坡平坝上停下,只见一股清澈的流水从山谷深处奔涌而来,穿过坝底孔洞,潺潺流向低洼处的棋石缝隙。我们踏石而过,河水在石缝中流淌,把脚伸到石缝里戏水,冰凉冰凉的很是惬意。这条河叫灵岐河,河水不大,但四季长流。棋盘滩就像天上的棋盘,撒落在灵岐河宽阔的河滩上。
棋盘滩分为上下两个滩,上滩自北向南略微倾斜,下滩面积比上滩大,地势平坦,两滩之间形成1米多深的水潭,将两滩隔开,如同棋盘中楚河汉界的分界线。棋盘滩三面为土山所夹,山脚下稻浪翻滚,蔗林如海,山上树木郁葱,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
棋盘滩面积约2000平方米,滩中石块浮出水面,呈灰褐色,每座石块面积1—2平方米不等,横成排、竖成线,纵横交错,平整光滑,形象奇特。枯水期,水穿石缝,无声无息;丰水期,水漫石块,流至滩尾跌落断壁,发出哗哗声响,悦耳动听。
棋盘滩的来历有个传说。相传吕洞宾等八仙到那拔镇莲花山品尝仙果,累了便在山脚下的灵岐河滩小憩下棋,对弈一番后,众仙驾雾离去时将棋盘遗留下来,后人便将此地称为棋盘滩。
奇妙的山水历来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在棋盘滩的东北面,耸立着一座高山,这便是莲花山。莲花山古称“隆山”,海拔1022米,山上有隆山寺、双笔石、布洛陀石像等景点。莲花山上有一眼清泉,泉水从石壁冒出来,掬起一捧泉水喝一口,清冽甘甜。山顶有几块灰色的天然石板,表面光洁发亮,像是有人经常坐在上面。
从山脚到山顶,一面长着浓密的青草,另一面长着茂密的树林,山顶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供人休息。站在亭内远眺,山海苍茫,四周村庄繁星点点,星罗棋布,远山近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山脚下的灵岐河、巴良河犹如两条长龙,将莲花山紧紧环抱。远处的棋盘滩也隐约可见。
据记载,在莲花山主峰上,原先有座壮观的莲山寺,是明朝岑庭铎所建。莲山寺气势恢宏,视野开阔。站在庙前,东望思林,南望平马,西望田州,北望巴马,纵横百里美景,一览无余。可惜莲山寺后被毁坏,现在看到的小庙,规模远没有原来的莲山寺大。
莲花山山高林密,生长着桃、李、柚子、柑橙等果树和各种中草药材。更奇的是,山上还长有三角竹和四方竹,这些竹子叶翠节密,外表呈黄色,中间夹杂绿色线条,颇具观赏性。
莲花山远离尘嚣,草树茂密,是果子狸、黄猄、穿山甲等动物的栖身之地。走在山腰小路,不时有野鸡、鹧鸪、斑鸠等掠过草丛。山顶上,两只黄猄正在啃食嫩枝嫩叶,它们边吃边警觉地望向四周,一身油光发亮的黄毛在树林中晃动,给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野趣。
正当游兴正浓之时,山那边忽然传来采药的青年男女的排歌声。“那拔镇是壮族排歌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后的第一个圩日为那拔歌圩。”说起家乡的排歌,小黄娓娓道来。歌圩节那天,民间歌手对唱排歌,热闹非凡。他们或歌唱爱情,或歌唱美好生活,或歌唱乡村振兴改变家乡面貌,歌声响彻棋盘滩上空。
听着悠扬的歌声,我不禁感叹道:“那歌声是幸福的味道,让人恍惚遨游在歌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