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
3上一版
 
广西文旅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贡献力量
资源县三举措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峨:突出“四大创新”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文旅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广西提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广西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广西文旅系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机制建设、示范引领、文化传承、新业态发展上下功夫,有效提升了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水平。

建章立制,在强化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明确了“突出主线、旅游为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纳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评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成立了包含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内的“三项计划·桂在行动”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成员单位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宗委、发改委、文旅厅等相关部门组成,形成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桂在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协调小组会和试点现场会,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全区各部门、各市县落实、落地、落细,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组织保障。

示范为“引”,在高质量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广西共有13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200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村寨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是发展旅游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广西着力引导重点景区突出和展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规范旅游景点导游词(解说词)、提升景区文化活动的中华文化内涵。近年来,广西民宗委、文旅厅在全区共遴选了20个民族特色村寨作为试点,每个村寨安排300—500万元工作经费,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广西的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为旅游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窗口。如在桂林市兴安县2个试点村寨共整合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先后引入社会资本近60亿元,打造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及“三产”收入超亿元,走出了一条具有兴安特色、助农增收、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积极挖掘美丽的梯田农耕风光和鲜明的红瑶民族文化传统,打造梯田原乡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这些例子都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赋能传承,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绚丽璀璨,着力打造“壮美广西·多彩非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并积极融入到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区,使广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服务。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和“瑶族油茶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彩调剧《新刘三姐》先后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热起来。特别是在每年的“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中,以山水为舞台,以生活为秀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集中呈现各民族欢庆“广西三月三”、奋进新时代的热烈景象,让广大游客深刻领略广西文化之美、民族之美、生活之美。2023年10月,广西与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等在桂林成功举办首届文化遗产旅游大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实践赋能文化遗产事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融合,在新业态发展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要守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推动广西文化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广西更加多姿多彩”。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广西独特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刘三姐”等系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并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串联起来,创新推出系列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展示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集聚区等项目建设。贺州黄姚古镇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崇左明仕田园、北海银滩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柳州三江程阳八寨、崇左宁明花山岩画景区先后通过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创新打造“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着力提升红色文化旅游品质,深入挖掘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桂林抗战文化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吴 荣)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