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德保县东凌镇朴圩村鸵鸟养殖基地,只见一群体型健壮的鸵鸟在围栏内悠闲地踱步、觅食、嬉戏。这时,基地饲养员及负责人何月妮将青草、玉米、谷糠打粉后拌成的饲料撒进食槽后,鸵鸟们立即迈动长腿,扑闪双翅,拥至槽前,争相抢食,何月妮则在一旁给鸵鸟喂食草料,并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机会偶然,引进养殖
鸵鸟生长快、易饲养、繁殖和抗病能力强。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何月妮了解到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见效快,且德保很少人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有多年农场养殖经验的她,经过多方学习后就下定决心,引进鸵鸟幼雏开始特色养殖。
品种优良,成活率高
40多岁的何月妮见到我们便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引进的非洲鸵鸟品种,是去年7月开始养殖的,目前基地有大大小小的鸵鸟70余只,平时就用青草、玉米、谷糠打粉后进行投喂,很好养殖。”这种鸵鸟生命力极强,既可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寒冷,又可经受40摄氏度的高温,抗病力强,幼鸟成活率高,鸵鸟的寿命可高达70岁。
浑身是宝,前景广阔
看到我们对鸵鸟十分好奇,何月妮越说越起劲:“我们之所以选择鸵鸟养殖,是看中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鸵鸟一身是宝,它的羽毛是制作羽绒服的上等原料,鸟皮是优质皮革,鸟肉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有“肉中红宝石”的美称。目前市场上其羽毛价格每公斤可达1200元,一张公鸟皮价值约400元,鸟肉每公斤160 元。鸵鸟养殖成本低,一只幼鸟一年半可养成90公斤的大鸟,一只产蛋的母鸟,年产值可达2万元,年饲养费大约在2500元左右,利润空间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心怀感恩,技术指导
随着养鸵鸟产业越做越好,在引进第二批鸵鸟幼雏时,同村村民主动跟着何月妮引进鸵鸟幼雏,并向何月妮学习鸵鸟养殖。何月妮平时主动与这些养殖户保持交流,并热心将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村民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喜欢向何月妮讨教,何月妮则不厌其烦地传授相关养殖经验。
近年来,德保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鼓励群众发展特种养殖,因地制宜积极构建乡村特色产业,先后发展出了德保脐橙、德保山楂、德保黑猪等特色产业,在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正逐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持续产业发展之路。
(黎玉聪 龚家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