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务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民族医药特别是壮药瑶药的发展和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议题。”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广西贺州市中医院放射科医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桂娥对本报记者说。
陈桂娥生长于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一个瑶族村寨,父老乡亲常用瑶族医药治好小病、常见病,有些草药对地方病、罕见病有特殊疗效,从小耳濡目染,萌发治病救人理想。2017年至2018年,她参加中国(广西)第十九批援非医疗队,到尼日尔进行医疗援助工作,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行动,克服贫穷落后、缺医少药、传染病肆虐等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困难,完成援非任务,获得尼日尔共和国卫生荣誉勋章。
“这段不寻常的人生工作经历更让我理解医无国界的真正含义,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陈桂娥说,对比中非差距,回望自己毕业后从医30余年,见证瑶医瑶药对临床一些疑难杂症有着特殊疗效,特别是在这3年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这次全国两会,她提交了《关于加大扶持壮药、瑶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广西提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能力的建议》《关于为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门诊免费服药治疗的建议》等3份建议,希望通过建议,让国家更重视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广西各民族医药资源优势,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