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国军是罗城人,仫佬族。大学毕业即回乡工作,从县经管局干部做起,历任镇党委统战委员、镇党委宣传委员、镇长助理、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镇长、镇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政协副主席、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等职务。2021年5月,他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吴国军深耕罗城多年,对仫佬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书面采访。
记者:今年您新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仫佬族人大代表,您带来哪些建议?
吴国军:作为新当选的仫佬族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光荣与使命同在。会前,我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充分调研,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特殊教育事业、防灾减灾、交通基础设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等方面提出建议6条,希望国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给予更大支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罗城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请您简单介绍,罗城如何通过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吴国军:罗城将扎实抓好这次全国两会的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紧紧围绕罗城“1+3+6”发展体系,即始终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条主线,加快推进建设好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民族自治县,建设好特色集聚、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示范区;大力发展六大“富民强县”产业,即牛养殖、螺蛳粉原材料、糖料蔗三大“富民产业”和酒水、林木深加工、硅晶新材料三大“强县产业”,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富民产业”发力。出台了肉牛产业提质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两个实施方案,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引进养殖规模化种牛场,培育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创建肉牛产业强镇;年内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全面建成粤桂协作螺蛳粉产业园,大力引进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企业,打造龙岸“酸菜小镇”。
聚焦“强县产业”发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采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举措,着力培育壮大企业,发展好三大“强县产业”,持续引龙头、建链条、聚集群,为群众增收搭建就业平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聚焦“全域旅游”发力。利用好、开发好、保护好罗城生态资源,依托仫佬族文化和于成龙廉政文化资源,全力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县,推动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聚焦“产城融合”发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产城融合工程。
记者:罗城是全国唯一一个仫佬族自治县,2020年获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请您简单介绍,罗城是如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吴国军:2020年罗城获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下一步,罗城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六个一”为抓手,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向自治县成立40周年县庆献礼。
建立一个创建保障机制。成立自治县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组长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创建办人员,精心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
讲好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培育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
打造一个民族文化精品。实施文化旅游示范创建和特色品牌工程,培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断提升仫佬族文化和于成龙廉政文化品牌影响力。
壮大一个特色产业品牌。发展壮大油茶、桑园、“三特水果”、中草药等特色农业产业。
共筑一个幸福和谐家园。优化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回乡就业创业政策,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优先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创新一个社会治理模式。示范推进龙岸“平安小镇”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