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交流
3上一版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谱写繁荣发展幸福曲
钦北区四举措发挥少数民族 代表人士联谊服务机制作用
南丹县易地搬迁安置点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钦北区四举措发挥少数民族 代表人士联谊服务机制作用

▲庆祝那练村荣获“广西传统村落”荣誉称号暨开展传统“燕子节”活动现场。
劳燕燕 摄
 

近年来,钦州市钦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制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联谊服务机制作用,推动钦北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立联系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制度。通过谈话谈心、走访看望、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等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联谊交友。2022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谈心谈话活动60多次,吸纳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63条,推动钦北区民族工作和谐健康发展。

定期召开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通报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及通报会,向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通报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调动他们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2022年以来,共开展实地走访、通报会等活动5次,通报重要工作10多项,跟踪有关项目落实3个,帮助解决近20个实际困难和问题。

开展多种形式的各民族群众代表联谊活动。依托新建成的5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站、点、长廊,以贵台龙窑示范景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为载体,以“三项计划·桂在行动”为抓手,组织各级领导党员干部、青少年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人士及港澳台侨胞等各族人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景教育、服务交心、联谊交友、活动交流80多场次,参与人数近5000人次,促进钦北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及各族困难群众。坚持在传统节日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及各族困难群众,积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2022年以来,先后走访慰问150多人次。注重教育引导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积极发挥民族联谊会桥梁作用,团结和引领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2022年,钦北区被命名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获得国务院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个,获得自治区、钦州市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个,有效构建各民族互嵌融居的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引导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

(苏敏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