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交流
3上一版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谱写繁荣发展幸福曲
钦北区四举措发挥少数民族 代表人士联谊服务机制作用
南丹县易地搬迁安置点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城港市: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谱写繁荣发展幸福曲

 

防城港市是全国两个既沿边又沿海的地级市之一,壮、汉、瑶、京等37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防城港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立足“海边山”,提升“形实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全面构建“大宣教”格局。在全社会形成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和“大宣教”格局,创建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发出倡议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举办2022年防城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抖音短视频创作大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和全国示范市标识(LOGO)征集活动,有效提高各族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以“各族群众心向党”为主题,组织创作的《京岛情海》《过桥风吹》等一批高质量文艺作品享誉海内外。推动成立防城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律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和促进会等社会组织,打造“石榴姐姐巾帼服务团”,在宣传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各族群众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铸魂育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历史、民族、文化等资源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汇聚起各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边境地区打造一批“国旗街”“国旗村”,东兴市把“国旗街”建设扩大到市区所有街道,宗教活动场所也常态化开展升国旗仪式,激发了各族群众爱国情感。持续深入开展“护界碑”活动,目前,滩散小学“红领巾护碑小分队”开展护界碑活动已有20年,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12项;央视到滩散小学录制的《银河之声——2021新年童声合唱》特别节目在CCTV-14黄金时段播出。挖掘打造“侨批文化”,推动东兴侨批馆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将侨批的经典素材拍摄成反映侨批文化和“东兴汇路”的歌舞、电影、电视剧,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爱国主义情怀。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理想信念,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爱国戍边模范陆兰军同志一家三代四口,3任哨长1个哨兵,为国守疆40年。全国仅有的5块“海上界碑”在防城港市北仑河入海口的茫茫大海之上,全国首个既沿海又沿边的东兴市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在此诞生,筑起了一道“保卫祖国护我国防”的精神长城。

发展为要,夯实各民族繁荣发展经济基础。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使创建工作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2022年,防城港市聚焦乡村振兴等10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资20.54亿元,让老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民生短板不断补齐,以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医疗高新科技研发和制造产业、国际医疗康养产业等,第六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试验区常态化、机制化举办,进一步扩展了国际医学合作的“防城港渠道”。通过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战略,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全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率先迈入小康,年人均纯收入达3万多元,楼房普及率近100%,家庭车辆平均拥有率80%以上,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成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率先迈向共同富裕的典范。做好边境0-3公里补助发放,切实保障边民基本生活。

兴边固边,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夯实守边固边兴边基础,打造基层治理、守边固边的“防城港经验”。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而发展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为载体,通过举办“马援伏波文化主题研讨会”、出版“伏波文化”研究论文集、建设伏波文化园等方式,大力弘扬传播伏波将军马援安边定国、播种文明的精神。抓好边境民族地区发展,边境东兴市、防城区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沥青(水泥)路”和“村村通公路”。争取到总投资约219.57亿元的96个项目列入新时代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提升边境居民生活质量。

2023年,防城港市将迎来建市30周年。在近30年的光辉历程中,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相融的新路子,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展望明天,防城港市各族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严一帆 黄元武)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