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0-07-31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写话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他们的说写兴趣及能力为出发点,将说写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对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而言,在语文教学中,不作限制,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培养其说话写话兴趣则是第一要务。
一、顺应认知规律,让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自由说、开心说
低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只要有机会聚在一起,总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完。这说明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留给他们,让他们有自由说、开心说的机会。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笔者就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让孩子把自己当天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选出最想说的说一说;一句、两句都行。对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说得不理想的给予引导指正。到课堂教学时,则采用自问自答,同桌、小组互问互答,在交流中点评订正等方法。这么做,使得孩子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从而有效地训炼了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激发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兴趣,使他们敢说、想说、乐说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说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
(一)通过组织孩子们做游戏,激发其敢说
平时在体育课或各种学校活动中,孩子们就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如抛绣球、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打陀螺等。好玩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笔者把孩子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学生们敢说的动力。如《有趣的游戏》口语训练,笔者让孩子比赛踢毽子。结果,游戏刚结束,孩子们便争先恐后说起来,连平时一言不发的个别孩子也鼔足了说话的勇气。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诱发其想说
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笔者从网上下载江南之乡美丽景色的动画投影片,并配上悠扬的音乐,在课堂上播放,孩子们看得全神贯注。由于他们如临其境,个个都想说。顷刻间,个个能说会道,纷纷谈起了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
(三)让孩子听故事,引导其乐说
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他们也非常喜欢听故事。教学过程中适时用故事激发,也会收到相当好的效果。笔者在指导孩子学“四”字时,先给他们讲:“一个长胡子的四爷——儿,一天买菜回来了,要进屋子——口,到底他是先进门后关门,还是先关门再进门?” 孩子都肯定地说是先进门再关门。然后又问他们:“如果先关门,后进门还有可能吗?”有的说,这样四爷就得爬墙进去;有的说,要是爬墙,四爷就会摔倒、甚至摔死 …… 这样组织安排,不仅使孩子能记住学过的笔画顺序,也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所述,平时多亲近孩子,也能让他们敢说;多赏识学生、多给他们一点童趣,让他们心中感到老师在关爱他们,也是激励孩子善说、乐说的好方法。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他们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难怪有位心理学家说: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的确,教师对孩子的赏识,必定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师长赏识的雨露下必然会变得活跃、开朗,并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只要我们教师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他们的胆子会渐渐壮大。总之,只要一个孩子说话的兴趣浓了,他就会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毕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善于引导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会说
但是让孩子自由说,开心说,并不意味着一定说得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给他们方法,由浅入深地训练他们。
首先,从教学汉语拼音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对壮族孩子进行说话训练,使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字、词、句的概念。如教学“xǐ”这个音节时,在引导壮族孩子看图的同时,先问,洗耳恭听什么?再问:谁在洗什么?然后要求孩子们用“xǐ”组词,并且说一句话。
其次,充分利用生动形象、富于时代感的教材内容,特别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新颖直观、易教易学的课文插图,对引导小学低年级壮族学生识拼音,认汉字,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艺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课文插图对孩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也是日后指导他们习作的一项重要练习。只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他们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日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的课文几乎都配有相应的插图,不仅一幅、两幅,甚至有多幅。这些精美的图画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同时,孩子在学习抽象的文字时,又很容易在头脑中把它们还原为极具个性的图画。不过,有的课文插图多而文字少,教师可利用文字少这一“空白”,引导孩子进行直观图画与书面语言的转换。这样引导孩子,既使孩子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不失时机地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看图学文《黄山奇石》,讲的是黄山有无数的奇石、怪石,十分有趣,且景色神奇。课文配有四幅插图,其中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课文里只写了一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教学时笔者以《黄山景观》为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同时辅以图片资料、幻灯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山峰耸立、树木苍翠、云雾缭绕的画面中,让孩子围绕图画展开想象。于是,强烈的色彩图案刺激,生动有趣并富于想象力的画面,使孩子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忍不住地把这美景美色表达出来。
再次,遵循“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对低年级孩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更是不可颠倒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使笔者领悟到,写话训练的重点不在写而在说,因为说的有条理,富于想象,表达了真情童趣,那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要让孩子把所说的话都写下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所以笔者向来主张多说少写,但不封顶。至于如何引导孩子把说话的内容写下来,还要有一个过渡过程,那就是让孩子讨论一下怎么写。
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孩子的作文一般只要求200字左右,也就是在孩子说得好的基础上,引导并指导他们将故事的经过用一段话完整地写下来,使“说”与“写”相结合即可。但是,孩子写后的教师评改更重要。怎么评改?教师就要先教给孩子怎么修改。教师先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写话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孩子们齐读一遍,然后根据训练要求相互评议,由大家把哪儿写得好,哪个词用得准确,哪个句子通顺找出来。想必通过这样的评议方式,对孩子来说,不仅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写话进行增添、删减、更换等修改,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评改其他同学的写话,进而扩大相互交流的范围,更利于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最后让孩子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己的感悟,再次自我修改,重新抄写。
总之,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唤醒孩子爱说想写的欲望。鉴于低年级孩子表现欲强,喜欢展示自己,所以笔者就采取写话后读给大家听或讲给父母听的方法来鼓励他们。这么做,孩子懂得自己的习作得到肯定,也就有了兴趣,而今后的学习更有动力。
(作者单位系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心学校)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