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0-05-18
□ 蓝利国
【摘要】 查检政治文献若干壮语译本发现存在许多迁移性冗余问题,这些迁移性冗余包括名词冗余、动词冗余、形容词冗余、介词冗余、结构性冗余及一意两说等。造成政治文献壮译本迁移性冗余问题最主要原因是逐字翻译。冗余性迁移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影响译文的重组,使译文严重汉化、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冗余性信息的处理,适当删减过度冗余。
“冗余”,《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学意义上的“冗余”通常指“冗余信息”或“羡余信息”。所谓的“冗余信息”说的是,所提供的信息多于理解所需的最少信息。“迁移”,语言学习理论术语,指的是把第一语言某些语言特征带到目标语言中。翻译研究中的“迁移性冗余”指的是把原语的冗余信息转移到目标语当中的一种译文重组现象。
一般认为,语言中有一半左右的信息是冗余的,“经专家测算,英语冗余度的上限为80%,下限为67%,平均值为73%;俄语的冗余度平均值约为70%;现代汉语冗余度的上限为73%,下限为55%,平均值为63%,文言文的冗余度则更低”。①这些统计数据至少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信息冗余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二,每种语言的冗余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每种语言来说又都是适度的。
“信息冗余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说明:冗余信息并非真的像词典上释义所说的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而是有用处的,除了情感、语气、韵律等方面的需要以外,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理解话语与组织话语。没有冗余信息的帮助不仅给语言理解造成困惑,甚至也会给言语表达带来困难,因此,语言信息的适度冗余是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每种语言的冗余度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跟各民族的语言结构系统有关,也跟各民族的交流方式及文化背景有关,甚至还跟个人言语表达的习惯或风格有关。冗余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冗余形式进行表达,语言之间不仅信息冗余度存在差异,表达冗余信息的冗余形式也常常不一样,冗余形式在两种语言之间并不呈现一一对应关系,A语言中的冗余形式对B语言来说未必是合适的,因此,在翻译实践中都非常重视对冗余信息的处理。这一点从以下的汉英译例就可以略见一斑:
乐山水光山色独特,地理环境优越,素有“绿扬夹岸水平铺”之称 ,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Famous for its “tranquil river fringed with rich vegetation”, Leshan in Sichuan Province has the ideal setting for its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国翻译》汉英翻译练习答案, 92.2期, p.78)②
不难看出,这一句的英语译文并没有把“乐山水光山色独特,地理环境优越”译出,之所以没有译出是因为下文的“绿扬夹岸水平铺”恰恰是乐山独特的水光山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在译者眼里,“乐山水光山色独特,地理环境优越”这种概括性的表达是一种冗余信息,可以省译。这样的操作不仅见于说明性文体翻译,也常见于政论性文体翻译: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政府工作报告(2019)》)/We will uphold the one-China principle and the 1992 Consensus, promote the peaceful growth of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advance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③
“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叫“进程”④,现代汉语里它经常与“推动”等动词搭配使用构成“推动……进程”这样的结构。“推动”本身也可以带谓词宾语,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说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依旧能够成立,而且意义没有什么变化,可见,句中的“进程”其语言学意义大于其所指意义,因此,外语界通常把“进程”看成一种范畴词,翻译成英语时就给省掉了。我们从相关的文献得知,不仅是范畴词,从译文可接受性的角度考虑,许多学者主张动词前面的“切实、坚决、积极、大力、全面、着力、有效、充分”等这些修饰词也不必译出。
查检政治文献壮译本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汉壮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的冗余信息还是处理得比较好的,比如: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国内可使用的资金比较充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Seizneix, guek raeuz gihminz gij cienz rom youq ndaw ngaenzhangz de demmaj gig vaiq, ndaw guek gij swhginh ndaej sawjyungh haenx haemq cungcuk;……
原句中出现“储蓄”“存款”两个词,从它们的句法位置看都是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释义分别是:(在银行里)“积存的钱”和“存在银行或其它信用机构里的钱”,在句子中指的都是“居民”存在金融机构里的钱,两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其中一个可以看作是冗余形式。翻译成壮语时译者并没有把这两个词都译出,而是把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统一译为“gij cienz rom youq ndaw ngaenzhangz de”,避免了迁移性冗余,译文简洁规范,是一个处理得比较好的不可多得的案例。遗憾的是,这样的处理办法并不多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冗余信息的过度迁移。
对于翻译过程的冗余问题、迁移性冗余问题,外-汉、汉-外翻译界讨论的比较多,汉-民或民-汉翻译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则稍嫌不够。汉-外翻译界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曾在中央编译局工作多年的英文专家琼·平卡姆的研究,她在《中式英语之鉴》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中把迁移性冗余信息概括为五种类型:冗余的名词和动词、冗余的修饰语、同义词叠置、一事两说和重复指称。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学者的一些分类。这样那样的分类,大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更多的是行文所需。本文分为名词冗余、动词冗余、形容词冗余、介词冗余、结构性冗余和一意两说也是出于行文考虑。所举之例,译文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原则上不拟连带讨论,集中关注迁移性冗余问题。
1、名词冗余
汉语中有一些词,外语界通常称之为“范畴词”,政治文献中常见的有“任务、领域、范围、做法、现象、事业、情况、状况、因素、局面、趋势、态度、问题、水平、过程、工作、关系、目标”等,这些词抽象、概括,很多时候并不是文本所要传递的有效信息,它们的出现大多只是组句、行文的需要或者是词语之间的习惯搭配,真正要传递的通常是这些词的定语所承载的信息。例如:
(1)鉴于我们以往在新区所犯的急性病的错误,脱离了群众,孤立了自己,在对敌斗争与确立根据地的事业上,造成了许多困难,……(《邓小平文选》第一卷)/Ngeix daengz raeuz doenghbaez youq sinhgih soj famh gij loengloek binghsingqgaenj haenx, duetliz le ginzcung, golaeb le swhgeij, youq gwnz saehnieb doiq vunzdig doucwngh caeuq laebdingh gwnhgidi haenx, cauxbaenz haujlai gunnanz,……
(2)我们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讲话中关于坚持求真务实的重要论述,关键是要理解求真务实的深刻内涵,就是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之江新语》)/Raeuz hag gij lwnhgangj youqgaenj gvendaengz genhciz gouz- caen guhsaed dwg Huz Ginjdauh dungzci youq gwnz cunghyangh gijveij daihsam baez cienzhoih gangj haenx, ceiq youqgaenj dwg aeu lijgaij gij neihanz laegdaeuq gouzcaen guhsaed, couh dwg gij vwndiz gouz gijmaz caen, guh gijmaz saed——gouz gij caen gwzgvanh saedceiq, guh gij saed gaemgienz vih minz;……
(3)第一,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Daih’it, hopheux laebhwnj seveicujyi hawciengz ginghci dijci, gyavaiq yamqdin ginghci gaijgwz.
(4)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Aeu laeb maenh gij lizsijgvanh cingqdeng, gawq mbouj ndaej gvej- goenq lizsij bae, caemh mbouj ndaej foujdingh lizsij, genhciz guh daengz baenzbaenz mbouj ndaej vut gij cwngzgoj ndaejhingz sinhminzcujcujyi gwzming, baenzbaenz mbouj ndaej foujdingh gij cingzcik seveicujyi gwzming caeuq hwnqguh, baenzbaenz mbouj ndaej doenghngauz aen fueng- yiengq gaijgwz hailangh caeuq hwnqguh seveicujyi yendaiva.
译例(1)中的“在对敌斗争与确立根据地的事业上”是个框式介词结构,介词宾语“对敌斗争与确立根据地的事业”中的“事业”就是个范畴词,“事业”的具体内容“对敌斗争与确立根据地”才是有效信息,汉语之所以出现“事业”很大程度上是介词的语法属性所要求,译例照字面译成了“youq gwnz saehnieb doiq vunzdig doucwngh caeuq laebdingh gwnhgidi haenx”, 其实可以简略译成“youq mwh riengz vunzdig doucwngh caeuq laebdingh gwnhgidi”。译例(2)“就是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传递什么有效信息,这是一种文章写作技巧,类似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如果省掉不这么说实际内容也没有丢失,如果一定要译出“就是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也可以省去“问题”表述为“couh dwg gouz gijmaz caen, guh gijmaz saed”。译例(3)中“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实际上就是加快经济改革,与其译为“gyavaiq yamqdin ginghci gaijgwz”还不如译为“gyavaiq gaijgwz ginghci”来得简洁易懂。译例(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并列结构,其中“建设”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因为它前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身是个动词性结构,这样一来整一个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并列结构;“建设”的意思是“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化”作为动词化后缀“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实际上也意味着状态的改变,这样,“现代化”就蕴含了“建设”的含义,也可以省掉“建设”不译,再说,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译成“aen fuengyiengq gaijgwz hailangh caeuq hwnqguh seveicujyi yendaiva”,让“hwnqguh”带动词性宾语是不是合适还是值得考虑的。与以上四例类似的还有:“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杜绝铺张浪费之风”、“经济领域的改革”、“存在许多的困难情况”,其中的“范围”“目标”“水平”“之风”“领域”“情况”这些范畴词未必都需要翻译出来。
2、动词冗余
有学者提出汉语是一种动词型或者说动词优先的语言⑤,所谓动词优先,就是说很多情形下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进行表达。频繁使用动词很可能会出现动词之间语义重复或者相互蕴含的情况,从而产生冗余信息或冗余形式,这种冗余在汉语里可能是正常的甚至还是必要的,但翻译成壮语未必就很合适,照译不误很可能会造成迁移性冗余,以下这些译例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5)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Haeuj daengz saedceiq、 roengz daengz caengzlaj、haeuj ndaw beksingq bae, doenggvaq lai cungj fuengsik nyinhcaen guh diucaz yenzgiu。
(6)例如,党内讨论重大问题,不少时候发扬民主、充分酝酿不够,由个人或少数人匆忙做出决定,很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投票表决,这表明民主集中制还没有成为严格的制度。(《邓小平文选》1975-1982)/Lumjbaenz ndaw dangj daujlun gij vwndiz hung naek, miz haujlai seizhaeuh mbouj gaeuq fazyangz minzcuj, naemj sam naemj seiq, cix dwg youz saek boux vunz roxnaeuz siujsoq vunz gipmuengz guh ok gietdingh, gig noix ciuq aen yenzcwz soqsiuj fugcoengz soqlai neix bae saedhengz douzbiu biujgez.
(7)一年来,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工作重点,体现自身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6)/Bi ndeu daeuj, cangzveijvei haeujlaeg gvancez doeksaed cungh- gung cunghyangh aen canloz anbaiz hungnaek gvendaengz fazcanj sevei cujyi hezsangh minzcuj.
(8)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Daengx dangj dungzci aeu engqgya insik、 ciengzgeiz genhciz caeuq mboujduenh fazcanj diuz roen sevei cujyi miz Cungguek daegsaek caeuq aen sevei cujyi lijlun dijhi miz cungguek daegsaek dangj raeuz ginggvaq gannanz sinhoj haicaux okdaeuj haenx, genhciz gaijfang swhsiengj、 ciuq saedsaeh cwnggoz banhsaeh、 caeuq seizdaih caez baenaj, daihdamj bae bengwz、daihdamj bae cauxmoq, ciengzlwenx baujciz lingzvued、 ciengxlwenx mbouj dingznywngh, ……
译例(5)“通过多种方式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中的“进行”是个虚义动词或形式动词,没有具体的动作或行为意义,在书面语尤其在政治文献里常常表示正式的严肃的带有持续性的行为,体现严肃的语体风格,“guh”是壮语里常见的虚义动词,但是却没有汉语“进行”那样的色彩,用“guh”译“进行”没有得到那样的效果,还不如省去不译。(6)“匆忙做出决定”中,“做”也是一个虚义动词,只不过带上了趋向补语“出”,但“做出”的意义还是很虚泛的,省译为“gipmuengz bae gietdingh”可能更顺口。译例(7)的“贯彻”“落实”在政治文献中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两个高频词,“重大战略部署”是它们的共同宾语,这么些年来,遇到这两个词我们似乎都不加思索地把它们译为“gvancez doeksaed”,很少去考虑时常带有共同宾语的这两个词是不是存在冗余问题,“贯彻”是“彻底实现或体现(方针、政策、精神、方法等)”,“落实”是“使落到实处”(实际上也就是实现),“实现”或“使之成为现实”是“贯彻”“落实”的共同意义,“贯彻落实”“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得以实现,因此,把“贯彻落实”译成“gvancez doeksaed”严格说来多少有点冗余,要说转达意思“doeksaed”可能就够了,而且可懂度还比较高,“gvancez”是个现代音译词,汉语好一点的读者理解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汉语不好的读者可能就会犯难,但是两个一起译可以和原文一样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翻译时需要做一番取舍。例(8)的情况稍微复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多个四字语并列表达,形式划一、韵律齐整、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气势非凡、文采飞扬,尽管意义表达有所冗余但是对汉语读者来说并没有什么违和感;译成壮语一时半会恐怕很难再现汉语形式上的特征,“传神”难以做到那就得考虑怎么好好“达意”:把该转达的意思转达,把冗余的信息过滤。“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永不停滞”是永远不会因为受阻而停止运动、发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与“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实际上就是琼·平卡姆所说的“一事两说”,一正一反;“僵化”在这个句子里应该是没有变化的意思,与“变革”相对,“不僵化”不应该理解为灵活或保持灵活,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已经完全呈现,因此,译为“Genhciz gaijfang swhsiengj、 ciuq saedsaeh bae banhsaeh、 caeuq seizdaih caez baenaj, daihdamj bae bengwz、 daihdamj bae cauxmoq”应该是一个可取的方案。
3、形容词冗余
形容词冗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冗余,常见的有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一些形容词性成语。另一种是外部冗余,这种情况主要是几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语并列使用,它们之间在语义上出现叠置或者互相蕴含情形。
(9)国务院将常委会审议意见转发有关部门和地区,要求认真研究,打好防治大气污染攻坚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5)/ Gozvuyen dawz gij saemjngeix yigen cangzveijvei cienjfat hawj mizgven bouhmonz caeuq digih,iugouz nyinhcaen yenzgiu,dwk ndei ciengz gunghgenhcan fuengzceih daihheiq uqlah,gagnyinh ciepsouh yinzda gamduk,yungh gij yauqgoj saedsaedcaihcaih aeu ndaej beksingq saenqnyaemh.
(10)广大爱国人士曾经深受动乱之苦,深知安定团结的局面之可贵,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祖国才能长治久安,事业才能繁荣昌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文件》)/Gvangjdaih gyaezguek yinzsw gaenq ngaiz gvaq gij haemzhoj doenghluenh gig laeg haenx,gig rox daengz andingh doxgiet aen gizmen neix gij dijbauj de,gig saenq cijmiz youq Cunghgoz Gungcanjdangj lingjdauj baihlaj,giendingh mbouj bienq bae byaij diuz loh seveicujyi,guekcoj cijndaej ciengzgeiz guenj ndei andingh roengzbae,saehnieb cijndaej hwng’vuengh hoenghhwd.
(11)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政府工作报告》2010)/Cingjdun caeuq gveihfan hawciengz cizsi, roengzrengz cauh baenz aen siuhfei vanzging bienhleih、ancienz、cuengqsim haenx.
(12)我们要同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一道,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积极的贡献。(《江泽民文选》第一卷)/Raeuz aeu caeuq seiqgyaiq gak guek dem gak guek yinzminz itheij, vih youq hozbingz caemhyouq haj hangh yenzcwz gwnz giekdaej neix laebhwnj gozci cwngci ginghci cizsi moq, guh’ok cizgiz gungyen.
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形容词很多有AABB重叠形式,壮语的形容词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容,带上后缀可以构成ABB重叠形式,为数不多的固有双音节形容词也不能进行AABB式重叠。武鸣话中有“cingcing cujcuj/清清楚楚”的说法,但是这是从汉语直接“拷贝”过来的,由于使用得比较多,算是成活下来了,这是一个个案。一个个案的成活并不意味着重叠规则的成活,因此例(9)把“实实在在”直接译成“saedsaedcaihcaih”不熟悉汉语的读者是无法利用母语的规则进行解读的,把“明明白白”译为“mingzmingzbegbeg”也属于这样的情况。“效果”一词指的是好的结果,句中“实实在在的效果”,应该可以理解为看得见的效果,译为“gij yauqgoj yawj ndaej raen”或者“gij yauqgoj raen ndei”可能比较易懂。译例(10)中的“繁荣”“昌盛”是一对同义词,“繁荣”是“(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是“兴旺;兴盛”,“兴旺”是它们共同含义,译为“hwng’vuengh”即可,汉译英通常也是只译其中之一。例(10)还有个成语“长治久安”,成语中“治”也是“安”、“安”也是“治”,都是安定或太平的意思,译文表达为“ciengzgeiz guenj ndei andingh roengzbae”显然是理解错了,用“andingh”就成。例(11)“便利、安全、放心”三个形容词并列做定语,它们之间在语义不存在相互叠置或者蕴含的情况,但是“安全”与“放心”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没有危险自然就会“放心”,因此,两者选译其一应该是可行的。例(12),“积极贡献”中的“积极”也是个冗余的形容词,道理很简单,“贡献”是个褒义词,所有的“贡献”都是积极(正面、有益)的,没有消极贡献一说,可以省略不译,“做出积极贡献”译为“daihcaez okrengz”完事儿——去掉前面的逗号。
(未完待续)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