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lwnh fanhoiz
3上一版  下一版4
 
壮语“蛤蚧”读音在方言中的分化
浅析“把”字句汉壮翻译译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析“把”字句汉壮翻译译法

□ 覃海恋
 

【摘要】 汉语特殊句式“把”字句,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而壮语“把”字句不发达,给“把”字句的汉壮翻译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具体例句对比,探讨“把”字句的壮语译法。

在汉语中,“把”字句是一种特定句式,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而壮语的“把”字句相对于汉语来说不发达(壮语原本没有“把”字句,但受汉语影响,“把”字句的句式逐渐被引进壮语中来),这主要由壮语的语法特点和表达习惯所决定。在汉壮翻译中,这种非对等性,需要经过变通的方式,根据壮语语法的特点,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实现信息转译上的对等。

一、汉语的“把”字句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1991年5月第1版)对“把”字句的描述是:“把”字句是状语部分含“把”的句子。其主要特点有:(一)“把”字后面一般是名词性词语,表示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二)“把”字后面有时也可以用动宾短语或主谓短语,但这些短语在这里是用于指称,一般可用“这件事”来复指,表示受处置或受影响的事情。(三)“把”和它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介词短语后面一般是动词性词语,但不能只用动词的简单形式,尤其不能只用一个单音动词。(四)“把”字介词短语后面也可以用形容词短语,这时,“把”字后面的词语表示受影响的人或事物。(五)有的“把”字句可以直接向“使”字句、“让”字句转化,“把”可以换成“使”或“让”。

汉语通过处置介词“把”,将宾语提前,这种特殊句式壮语原本没有,这给“把”字句的汉壮翻译带来一定难度。动词在前,宾语在后的句式结构在壮语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壮语的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最为常见,是壮语使用者习惯和倾向的表达方式。

二、探讨“把”字句的壮语译法

(一)参照汉语“把”字句结构进行翻译。

在汉语中,“把”字句的“把”字是介词,壮语没有与之对等的介词。在进行汉壮翻译时,译者可采用引进的方法,参照汉语的“把”字句结构进行翻译。例如:

1.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Dawz gijndei doengh yiengh cidu guek raeuz engq ndei cienjbaenz gij rengzmaenh ceihleix guekgya.

2.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Cugbouh dawz gij nazgoek ciengxlwenx cienzbouh guhbaenz gij reihnaz biucinj sang.

3.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Dawz gij dangjcujciz gihcwngz gensez baenz aen candou baujleij maenh’ak ndaej ndeindei saedyienh Dangj guh lingjdauj haenx.

这三个汉语“把”字句,它们的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把”后面的宾语是受事,动词对宾语作了处置,使其受影响或发生变化。汉语动词“把”有“把持”的意义,当它语法化为处置介词“把”后,其“把持”义仍然滞留在处置介词“把”中。因此,壮语在没有与“把”对等的处置介词的情况下,引进汉语“把”字句的结构进行翻译时,一般采用具有“把持”义的动词与之对应。故而,具有“把持”义的壮语动词“dawz”,常用于翻译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以上三个“把”字句译成壮语时,句式结构均是“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

那么,在汉壮翻译中,“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是否是翻译汉语“把”字句的万能公式?答案是否定的。

(二)根据句子意义改变句式。

先看下面的例子:

4.这事把她气坏了。

Gienh saeh neix hawj de huj dai lo.

5.种这些菜把她累坏了。

Ndaem gij byaek neix hawj de naet dai lo.

6.快要迟到,把她急死了。

Couh yaek nguh daengz, hawj de gaenj dai lo.

从上面三个例句可以看到,它们没有采用“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的结构来翻译。原因在于,这三个例句中,“气”“累”“急”都是形容词,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后,整个格式有致使的意思,用壮语的使役动词“hawj”来翻译更准确,更符合壮语语法及表达习惯。

(三)将汉语“把”字句译成壮语陈述句。

有些汉语“把”字句尽管没有“致使”的意思,也不能用“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的结构来翻译,例如:

7.他把西瓜切了。

De buq gvehoengz lo.

8.她把钱包弄丢了。

Daehngaenz de dwk doek lo.

9.她把饭煮好了。

De cawj haeux ndaej lo.

例7、8、9的“把”和它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后面是动词+后缀“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故而,在这里不能用“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的结构来翻译。原因在于,壮语的“dawz”是动词,并未语法化成处置介词,不能与汉语介词“把”的用法完全等同。它用于翻译汉语处置式时,受到其本身的实义“把持义”限制,不能任意用于翻译所有的汉语“把”字句。例如:

10.Mwngz dawz ndei aen daehngaenz mwngz bw.

你拿好你的钱包呀。

这句的“dawz”是动词,指“拿着”的意思,其动作一直在持续。因此,“dawz”不适用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句子。

上文提到过,壮语原本没有“把”字句,而汉语“把”字句相对发达,特点较多,这也意味着,在汉壮翻译中,“把”字句的译法也应有多种方式。谭载喜编译的《奈达论翻译》,主要介绍美国语言学家奈达(Eugene A. Nida)的翻译理论,这本书在论述信息的传译时,指出“在根本没有被动式或不太使用被动式的语言中,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遇到这种情况,译者应该把被动式改成主动式或‘假拟主动式’(pseudo-actives)”。同理,在汉壮翻译中,壮语“把”字句不发达,译者亦可经过对原文信息进行分析后,从原语传译成译语,再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组织,最后用符合译语语法要求的句子译出。

例如:

11.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Gietcomz gij vunzcaiz maenhndei gak fuengmienh haeuj daengz ndaw saehnieb Dangj caeuq yinzminz daeuj.

12.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Caencingq ciuq gij biucinj boux ganbu ndei seizdaih moq bae genjyungh.

13.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Lai cuengq rengz haeuj yiengh ginghci saeddaej bae hwngfat ginghci.

例11、12、13的“把”字句整个格式有处置的意思,但译者未采用“dawz+宾语+动作+其他成分”的结构,而是分析原文信息后,经过传译、重新组织,用壮语的陈述句表达出对等的信息。

其实,上文的例1、2、3也可采用例11、12、13的译法。至于翻译中选择哪种译法,需要译者从整体去把握原文的行文风格及语言特点,选择既能表现原文特色,又能兼顾译文整体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要求的译法。汉语“把”字句通过调整宾语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信息焦点,从而改变句子的信息结构和强调重点。通过强调动作行为对宾语的直接影响,使句子更具表现力。还可以用于表达主观意愿、情感态度和语气等。参照汉语“把”字句的结构进行翻译,保留了其强调宾语的作用。而改变句式的方法,体现译语的语法特点,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可同时使用多种译法,在不同的语境中,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最终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三、结语

本文简单分析了汉语常用的特殊句式“把”字句,介绍了一些汉壮翻译的译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准确理解汉语“把”字句表达的意思,掌握译语相关语法知识,根据其所表达的处置义或致使义,选择合适合理的译法。

谭载喜编译的《奈达论翻译》中提到“翻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定一系列按严格的先后次序使用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怎样为译文选择原文的对等形式。”“第二种翻译法所采用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三个步骤:(1)分析,就是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即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就是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传译成译语;(3)重新组织,就是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最后使之完全符合译语的要求。”奈达认为那种一次传译的翻译方法有缺陷。第二种方法能更好地反映语言结构的性质,因而也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在翻译技巧的掌握上比第一种方法有效得多。两种不同的语言必定存在不对等性,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很难实现词汇语法上的一一对应,因此译法也不应只有一种形式。汉语“把”字句使用广泛,其特点也较多,笔者仅就翻译过程中常见的例子进行简单分析,未详尽之处,留待下次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6年9月第7版.

[2]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研究室编. 壮汉词汇.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3]朱德熙.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1版.

[4]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5]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

[6]唐龙. Daj Giz Mbouj Doxlumj Bae Lwnh Gij Yenzcwz Caeuq Muzbyauh Gun Hoiz Cuengh非对等性视阈下汉壮翻译原则和目标.广西民族报,2017年8月9日第07版.

(作者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一级翻译)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