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理想的课堂是学生享受成长快乐、吸取知识智慧的乐园,同时也是教师展示业务能力、闪烁人格魅力的舞台。因此,课堂中,老师可以用许多方法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能享受快乐的课堂。
一、微笑中,拉近师生的心
教师的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教师的微笑,能调节课堂情绪,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一个会心的微笑,胜过冰冷的批评、严肃的面孔;一个会心的微笑,能消除学生的顾虑,增进师生的感情;一个会心的微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更用心主动学习。
二、亲近中,打动学生的心
(一)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情思,就必须具有真诚的感情。
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让课堂更加精彩。在生活中,对于靠近自己,亲近自己的人,我们都是非常乐意向对方敞开心扉的。孩子们是纯洁的,他们的认知里存在“只要是真心对我好,我就会相信他”的观点。特别是乡村的孩子,只要好好对待他们,他们都会开心地接受你,经常围绕在你身边“lauxsae lauxsae”叫不停。
(二)与孩子多互动,跟孩子多沟通。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到位,人与人之间才能够舒服地相处。孩子们长时间与老师在一起,老师要与他们多沟通,多聊聊他们喜欢的话题,了解他们的认知风格。其实,中高年级的孩子,虽然比低年级的孩子多了一些认知,但是他们的潜意识里,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关心、关爱。
三、游戏竞赛中,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玩游戏。因为游戏中,他们可以放松自己,让情绪得到释放。在游戏当中,除了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智力,还能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好的教学课堂,除了中规中矩的授课、提问、解决问题,还可以在学习生字、新词或者小组讨论中穿插多种游戏。比如在学习生字新词时,可以穿插找朋友游戏、开火车读游戏、男女PK读游戏、小组赛读游戏……在如何解决老师抛出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团队合作当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游戏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舒适的课堂中,学生放飞了自我思想,既体验了玩的兴趣,又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四、激趣中,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上中年级的语文课《Duzmeuz》时,根据猫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感兴趣的动物,我们在给学生预习时,列出了几个问题:1.本文中的猫,它喜欢做什么事情?(用原文的话说出来)2.你觉得猫调皮吗……学生因为对猫感兴趣,对于课前预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中都能很快地完成问答,而且学会自己提问题,学会解释动物的习性。
五、幽默中,彰显教师魅力
著名学者海特说过:“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老师有幽默感,能让学生觉得容易亲近,弱化学生的抵触心理,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好。因此,教师要努力锤炼语言。
(一)教师的幽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幽默的语言,把课讲得有趣有味,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师的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来点幽默,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幽默的教学还直接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这一特点。教师的语言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师的幽默,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师魅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幽默可以使教师产生亲和力,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教学幽默,不损教师个人尊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平等中,敞开彼此的心扉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而关键点在于教师耐心地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平等、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并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同时,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七、鼓励中,激发学生的自信
用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爆发出无限的潜力。
(一)尽量表扬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肯学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每天都感觉到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二)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老师要知道最近学生学习了什么,他们掌握程度如何。
(三)课堂中,经常给学生制定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能够做到,学生有了自信心,有利于发挥出潜能。
总之,如何让中高年级课堂活跃,老师要多想办法,多注入激情,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多走进学生心里……课堂活跃,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微笑的力量》作者李振东,出于2005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陈锡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作者陆冬群为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凌寺小学教师 覃学廉为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