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sonhag
3上一版  下一版4
 
Hagseng Siujyoz Hajnienzgaep Dieg Minzcuz Bingzseiz Baenzlawz Gyaak Bonjsaeh Hag Ndei Suyoz
Loq Naemj Baenzlawz Son Yinghyij Caeuq Vahcuengh Sawcuengh Siujhag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Loq Naemj Baenzlawz Son Yinghyij Caeuq Vahcuengh Sawcuengh Siujhag
浅探小学英语和壮语文的学科教法
□ 陆赛珍
 

【摘要】 英文词与壮文词一样,都是由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组成,书写时均在四线三格上进行,且大部分大小写字母书写格式都相通。此外,这两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掌握、积累及运用。因此,这两个学科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本文对小学英语和壮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英语和壮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一、英语和壮语文学科都属于语言学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因此英语具有工具性,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初步形成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012版的《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壮语是壮族的母语,是壮族交际的主要工具。壮语文课程应根据壮族学生身心发展和母语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壮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壮语文应用能力。

从这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不难看出,小学英语和壮语文教学都是语言类教学课程。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化,了解中国壮族文化和跨国文化,增加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艺术,提高人文素养。

小学英语的基本教学方法有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动作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等。当我们上同是语言类教学课程的壮语文课时,以上教学方法同样都是适用的。比如小学壮语文课教授新词时特别适用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在阅读课中适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

二、教学对象学习语言学科的心理特点

俗话说得好,教育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对象方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必须要先了解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身心都有不同变化。适龄儿童身心逐渐成长,心理发展的特征较为明显。

1.小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小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小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为此我们在上课前要备好课,一般重点词汇和句型教学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本课时的前15分钟内进行,便于学生记忆。

3.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来评价动作好坏和裁判胜负。上课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给与学生鼓励与肯定,给他们树立学习英语或壮语文的自信心。

4.男女生在一起活动不受性别的限制,集体意识开始形成,其兴趣由个人活动逐渐转至集体而有组织的活动。特别愿意选择合得来的同学结成一组练习。如笔者所在的县近几年用“三步绿色”课改模式来上课,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有师友合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刚好符合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

三、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和壮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广西特定的民族示范性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展壮语文教学,持续到初中三年级都有壮语文课程。小学英语课程普遍都是小学三年级到大学都开设有不同阶段的内容供学生学习,不管是英语课程还是壮语文课程都有它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交流少不了说句子;然而“句不离词,词不离句”。因此不管是小学英语课程还是壮语文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和壮语文词汇的教学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PPT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挂图、实物、贴纸等资源,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特定的学习环境中适当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或壮语文的兴趣,我们通过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经常采用歌曲、游戏或讲故事等方式导入到新课;接着就到教学中探索新知部分。通常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就是进行新词汇和句型的教学了,不管是英语的词汇教学还是壮文的词汇教学,一般都会采用游戏教学法来教授和操练新词汇;然后再创设各种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以下笔者将用两个词汇教学例子来说明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和壮语文的词汇教学方法是相通的。

1.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新版PEP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英语第一单元学习国家名称。我们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别的国家的国旗,标志性建筑物等呈现新单词,激发学生的兴趣。UK和USA采用男女生比赛读,Canada开火车读,China大小声读。教授完这四个国家名称后,笔者又用炸弹游戏(游戏规则是:在一张卡片上画一个炸弹,将炸弹卡片和所学过的单词卡片放在一起给学生快速认读;当学生看到单词卡片就读出相应的单词,如看到炸弹卡片则抱头躲起来不出声)来操练新单词。学习新单词后一般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Mike、Amy、Wu Binbin和Sarah介绍自己是谁,来自哪个国家,就用重点句型“I’m ...I’m from...”来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新单词和新句型与别人交流,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当学生自豪地用英语说“I’m from China”的那一刻,也就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运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小学壮语文词汇教学方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特别喜爱的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壮汉语文词汇教学中,可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枯燥乏味的新词学习与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进行“开火车”“猜字谜”“添砖加瓦”“送字回家”“找朋友”“读文找新词”“孪生聚会”等活泼的游戏,使新词学习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例如壮语文教师在教学“山(bya)”“石(rin)”“田(naz)” “四(seiq)”“在(youq)”“土(namh)”时,先让学生利用母语说出这几个词的意思,再通过壮汉对照,然后指名学生把写有壮文的卡片粘贴在黑板相应的汉字下面,并让其引领其他学生把壮汉文字都读准字音,了解词的意思。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记忆深刻,识字效果颇佳。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和壮语文课程教学是的许多方法都是相通的,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进行教学,以更好地实现这两门学科的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壮语文课程标准》(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07月30日.

(作者单位系上思县第三小学)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