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p geizgonq/接上期)
(三)以反思能力作为促进手段
“教师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调节能力”⑥。长期养成教育日记的写作习惯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成长。因此,反思能力可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成长的手段。首先,反思能力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个人生活史、教育史联系紧密,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个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个体生活史丰富,教育活动也显具乡村特色,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案例。反思能力能够帮助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通过对个人生活的观察、体悟,反映教师生活信息,便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成长足迹,有助于完善发展轨迹。其次,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学习经历的关键事件来促进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如在教育生活中自身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处理特殊教育问题、重大意义活动等。通过对这些经历的反思,一方面丰富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经验的分享与学习,不断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通过对关键事件的理解与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构建实践与反思共同体,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升
所谓实践与反思共同体,即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在共同的教育实践领域中通过教育日记等反思手段,不断地产生互动与联系,带动共同体内其他成员反思习惯的养成,进而达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共同成长的目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实践与反思共同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或机构,而是一种倡导从实践中反思,以反思促进实践的能力成长形式。在共同体中,首先通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之间基于实践与反思的交互活动,帮助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如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理念的落实、学生的学习问题、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探讨,可以通过共同体去完成,力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在行动中产生认知,在改变认知中行动的良性发展。其次,通过构建实践与反思共同体,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之间形成良好对话关系,以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寻求可能的成长方案和路径,学习优秀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经验以及对问题处理的思维方法,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弹性成长。总而言之,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实践与反思共同体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切性,能够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反思性教师及反思日记已经是众多研究者笔下的研究热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研究也较为成熟,但在实际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实践中,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仍然遇到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能力和素质仍然存在发展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在参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个案中,总结出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能力成长的感悟,在个人教育习惯养成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日记的编写,对乡村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评价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反思后行动的成长逻辑,从专业情怀、主体自觉、反思能力以及构建实践与反思共同体等路径去阐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能力和素质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广大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提供成长的经验借鉴。
(备注:此论文是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课题《反思与实践: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路径研究(2021ZJY017)》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发布[EB/OL].
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712/t20171223-900288.html,2017-12-23/2019-05-26.
[2]陈振华.论教师的经验性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杜威著. 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
[4]韩延伦,刘若谷.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J].教育研究,2018(5)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6]武海燕.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意义和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作者:韦世云,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师;黄桂香,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