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一个拼尽全力推箱子的人
芒果熟时满园香
爱上旱藕粉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芒果熟时满园香

□周 敏(壮族)
▲百冠山芒果观光台。 李汉青 摄
 

百冠山是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一座连绵的土山,因连片种植3000多亩芒果,被冠名为“田东县百冠芒果核心示范基地”。

怀揣对百冠山那片芒果园的向往,近日我和文友驱车前往东养村采风。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汽车便沿着山坡水泥路缓缓驶入东养村百冠芒果示范基地。打开车门,一股浓郁的芒果香气扑鼻而来。

“欢迎来百冠芒果基地观光!”在山顶芒果观光台,东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缎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寒暄几句后,我们跟随她走进芒果园参观。

站在坡顶往下看,山坡连绵起伏,芒果树如云似锦,挂果累累;金黄的稻田,蜿蜒的水泥路,绿树丛中的农家楼映入眼帘,仿佛一场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在芒果树间穿梭,陆秀缎顺手摘下几个熟了的青皮芒果递给我们:“这是桂七芒,是东养村近年来种植最多的两个品种之一。”我接过芒果,剥皮后露出诱人的蛋黄色果肉,轻轻一咬满嘴香甜。“好果!”我竖起拇指赞叹道。陆秀缎脸上洋溢着质朴憨厚的笑容。我们边吃芒果,边听陆秀缎讲述她种植芒果、艰苦创业的故事。

1992年,陆秀缎从卫校毕业,结婚后跟随丈夫来到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生活,在村里开了一家诊所,当起了乡村医生。后来,她又随丈夫到广东珠海做生意。她发现珠海市场上的芒果畅销价扬,一斤能卖到16元。嗅到这一商机后,陆秀缎决定回乡种芒果。

1998年,陆秀缎夫妇购买了100棵台农1号芒果苗,在百冠山种植,经过悉心培育,种出来的芒果个大味美品相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种植芒果期间,陆秀缎有过“第一桶金”的兴奋,也经历了芒果树因为霜霉病导致收益惨淡的辛酸。她通过专家指导、走出去学习,渐渐掌握了芒果科学的管护技术,果园连年丰收,闯出了一条芒果致富路。2013年,在田东县芒果擂台赛上,陆秀缎种植的桂七芒果以外形好、甜度高、口感佳的优势,夺下了“芒果王”桂冠。

为了使芒果基地向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更好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2011年,陆秀缎夫妇成立了田东县第一个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群众提供芒果护理技术指导、芒果销售渠道。后来,陆秀缎又以东养村为基础,整合芒果园,建立了田东县百冠芒果核心示范基地,发展技术推广培训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她引进资金,在示范区内建了芒果观光楼、采摘园、木屋、凉亭,完成道路硬化和观光步道铺设,为游客提供观赏芒果花、采摘新鲜芒果、品尝特色美食、体验生活等服务。2017年第十二届世界芒果大会和2021年首届中国芒果产业大会在田东举办,百冠芒果核心示范基地被定为参观考察点,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的目光。

时间转眼到了2022年,为了延伸芒果产业链,陆秀缎引进芒果深加工项目,将非商品果做成芒果干、芒果浆等产品,提升芒果附加值。加工厂投产以来,每年生产冷冻芒果浆1000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东养村村民楼房错落有致,巷道干净整洁,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健身广场等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农闲时,村民们或在树荫下乘凉话家常,或到健身广场锻炼身体,或坐在农家书屋里阅读种养科技书籍……芒果浇开幸福花,村民们过上甜美富足的生活。”一位驻村干部嘴角上扬、满脸喜悦地说。

“芒果熟时满园香,绿树成荫夏日凉。摘来一颗尝鲜味,甜入心扉乐无疆。”在芒果园里,果农们一边摘芒果,一边唱山歌,悠扬的歌声余音袅袅,传入耳际 。远处,不时传来果农们的欢声笑语,那是丰收的喜悦,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离开百冠芒果示范基地,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芒果的香气,和着泥土的芬芳,令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作者系本报签约作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