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青秀山记
雨中程阳寨
更正说明
百年风雨桥
酒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王

□ 吴真谋(仫佬族)
 

其实,酒王今年只有二十五岁,不姓酒名王,他姓张,叫张大林。这称号是村里人叫的。前年张大林参加高考,只差六分而名落孙山,为此他差点上吊,后来一想,死,不值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他熬起酒来。熬酒,除购买必要的工具外,最重要的一关就是技术。起初,张大林熬出的酒,色泽浑黄,有一股烟味,人家喝了直打咳嗽,难以下咽。

张大林的父亲对儿子说:“林儿,你还是跟村上的青年一起到广东打工吧!”

张大林说:“爹,我们村有人去了一年,到年尾回来一结算,除必要的伙食费外,剩下的钱还不到一千元,太不划算了。”

张大林的父亲说:“可你熬酒又赚不到钱,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

张大林说:“事在人为,总有一天,我熬酒一定能成功。”

父亲见他这样一说,也不好再对他说什么,任凭他继续熬下去。

张大林去书店买回《农村新技术》《农村致富指南》《怎样加工大米成酒》等书。他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半年工夫,他熬出的酒醇香可口,香味留在嘴里久久不散,生意渐渐红火起来,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原来每天产酒50多斤增加到现在的每天300多斤,而且允许顾客买回家后不满意还可以退。

父亲看到后,脸上笑呵呵的,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由于质量好,价钱便宜,他的酒总不够销售,常常是当天熬好当天就卖完,村里遇上红白喜事,找他一买便是几百斤。

之后,不但本村人全部买他的酒,邻村喝酒的人也慕名而来。于是“酒王”的称号便被村里的人们叫起来,而且越叫越响,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张大林反而没人叫了。

仅两年工夫,酒王便有了一万多元存款,令村里的人又是眼红又是羡慕又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万多元啊,在大城市里可能不算一回事儿,可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它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村里的一所小学建在山脚下,从村里到学校要经过一条河,娃仔们早上踏过小河到学校上课,放学了又踏过小河回到村里。一天四个来回,天天如此。晴天还好办,娃仔们挽起裤管手拉着手就可以过去了,一碰到雨天,小河的水便猛涨起来,望着发黄的大水铺天盖地而来,娃仔们个个都呆住了,望着汹涌的河水叹息,最后只好折回村里,等第二天水退了再去学校。

为这事,村里多次打报告到乡里,要求乡政府在小河上建一座桥,方便娃仔们上学。

可报告打了一沓又一沓,春夏秋冬更迭,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乡政府还是不能解决。原因很简单:乡里困难没钱。

不几天,村里人从酒王门口经过,见酒王家院子里堆了许多木头和木板,几个木匠正对着一根粗大的木头敲敲打打,比比画画。其中酒王也在中间帮忙,把那些大块的木板搬过来搬过去,大汗淋漓,喘着粗气。村里人以为酒王要结婚,请木匠做家具。但没几天,人们看见小河上架起一座简易的木桥,木桥虽然矮些,但是用上等木料精制而成,非常坚固。人们才知道是酒王为村里的娃仔们做了一件好事,都向酒王投去赞赏的目光。

不久,乡长陪同教育局的工作组到小学调研,见到小河上的木桥,问:“是谁在小河上造的桥?”

“是酒王。”村长说。

乡长:“你说什么?酒能造桥?”

“是我们村高中毕业回来不久的张大林同志。”村长连忙解释说。

“了不得啊,这位张大林同志是山村的活雷锋。”教育局长拍了拍村长的肩头说。他转过头,又问:“刚才说酒……王是什么意思?”

酒王高考名落孙山,回家熬酒,劳动致富。村长把这些情况向教育局长说了一遍,教育局长感慨道:“多好的同志啊!致富不忘乡亲,不忘教育。”

局长和乡长这次来调研村里的小学主要是想在学校增补一名代课教师,以弥补学校教师队伍的不足。经村长对酒王这么一说,教育局长和乡长几乎同时想到让酒王来做这名代课教师。于是他们向村长说了此事,村长说这事还得问酒王自己愿不愿意。随后,由村长带路,拐过几条村巷,他们找到了酒王家,问酒王愿意做一名代课教师吗?酒王羞答答地说:“我试试看吧。”

酒王成了代课教师,尽管工资低,但他还是认真教好村里的这群娃仔,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山里人是多么需要文化,落后贫困,都是因为没有文化。

斗转星移,一年过去了,酒王自己也不敢相信,他教的娃仔考试成绩在全县同年级中名列第一。可是,到了年底全县评优秀代课教师时,酒王却榜上无名。村里人愤愤不平,到教育局质问局长,局长讲了一大堆道理后,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叫酒王继续努力,明年再争取。

第二年,酒王教的娃仔考试成绩又名列全县第一。年底,评优秀代课教师时,酒王仍然名落孙山,原因和上一年一样:全县开展抢修中小学危房运动,酒王没有向学校捐一分一厘。到了第三年,酒王的成绩同样非常优秀,年底评优选时,同样没有他的份儿。原因很简单,酒王不向“百万爱心希望工程”捐款。

尽管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但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酒王莫名其妙地被开除回家,村里人见学校多了一名女教师,也是代课的,那是村长的女儿。原来,村长的女儿今年高中毕业了,也因几分之差考不上大学,回家务农,村长总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在家待一辈子,于是找原因把酒王刷下,安排女儿在学校做那名代课教师。

酒王被开除后,他也不问是什么原因,回家后无事可做,不久就继续做老本行熬酒。有一天,他一气之下,就把村前小河上的那座木桥拆了。

现在,娃仔们上学只好重新卷起裤脚过河,遇到雨天,只好望河叹息,摇摇头,然后怏怏地转回去,等第二天水退了再过河去学校。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