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宁明明江镇:人大代表赋能“大田经济”
农必科:大山深处的守山人
梧州:赶订单造船忙
融水:试种春南瓜致富新希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必科:大山深处的守山人

▲农必科登上制高点巡山。
 

清晨,当村后蜿蜒的山径洒落第一缕阳光时,一个穿着迷彩服、背着镰刀和水壶的身影已踏上了巡山之路。8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眼前那片葱郁盎然的世界,才让他甘愿融入一片身心去守候与坚持,用青春换来了绿水青山,用坚守换来了生态安全……他就是德保县龙光乡大邦村陇同屯村民农必科,一个与山林结下不解之缘的生态护林员。

从德保县城出发行驶1个小时,再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穿行1个多小时,直上、急转、再急转,才抵达农必科的家。农必科的祖辈世代生活在山林,他爷爷、爸爸都是山里护林员。1979年,农必科在大山里出生,他从小就对山林有着特殊的情感,期待着长大后也能和父辈一样,守护这片山林。

2017年,在广东务工的农必科返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村里的一名生态护林员,负责看护2400多亩山林。“村里山林密集,每天都要上山巡查,一周要将整个山林巡查一遍。”农必科说。他管护的林区是属于古龙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树木茂密,林情复杂,巡山的路都是一条条羊肠小道,极其难走。一年下来,农必科要用坏好几把柴刀,穿坏好几双鞋,崭新的衣服不到1个月就被荆棘杂草划烂。

每年春夏季,是农必科最忙的时候。他每天要登上山林最高点,眺望整个林子,看看林子是否冒出烟火,听听林子是否传出砍伐树木的声音。为防止村民乱焚烧田地杂草,他还要挨家逐户发传单,详细讲解存在的火灾隐患,并在主要路段和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语,时刻提醒村民严守森林防火安全底线。

巡山、宣传、护林,8年来,农必科绕着山林走过无数遍,清楚地记住几个路口,每个路口有哪些树木。如今,他管护的辖区未发生过一次森林火警或火灾。

农必科的巡山路线从不固定,有时天蒙蒙亮就钻进林子里,有时趁村民收工后绕到后山,他走路的速度比常人快很多。“干这行,脚要跟得上,眼珠子更要好使。”农必科说。每日的巡山,要仔细查看树木是否有病虫害,林子是否有易燃点,是否有偷挖滥采、人为破坏等情况。目前正值防火期,要多巡看几次。“防火这事儿,马虎不得。”他抹了把额头的汗,迷彩服后背洇出深色的汗渍。

农忙时节,他总在田埂边蹲守,看哪家要烧田边杂草的就凑过去提醒。平日里村民务农要在地里烧杂草都要向他报备,只要有村民准备焚烧杂草,他二话不说抄起铁锹守在旁边,直到火星彻底熄灭才离开。尤其是每年“三月三”,祭祖的人很多,那几天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听到鞭炮声心里就忐忑不安,必须到村民们祭扫地点监督,直到炮声停息、余火完全熄灭才放心离开。

而每年自家的祭扫,农必科总是缺席,3个女儿对他不免有所抱怨,但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他甘愿舍小家,护林为重。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守护山林是我应该做的事。”农必科总是把对亲人的歉疚轻描淡写,言语中透露的都是他对山林和护林员工作的热爱,从不言悔。

近两年来,农必科和妻子在山脚下建了猪圈,发展肉猪养殖。这样,农必科夫妻俩每天喂猪和巡山两不误。谈及未来,农必科信念依旧:“这片山林是我的家园,把山林管护好,做一辈子守山人。”

(岑秀杯 黄俊鹏/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