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具风味的阳朔扒锅菜
以广西非遗为纽带 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根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具风味的阳朔扒锅菜

▲腊味干锅扒锅菜。
▲牛头宴扒锅菜。
 

近日,阳朔县举办美食比赛,评选金茸焖大鲵、福利甘蔗煲田螺酿土鸡、福利甘蔗焗羊排、小文牛腩、都老聚福牛头宴、啤酒酸汤鱼、椿记腊味干锅、瑶乡冬味腊猪脚、扒锅酱香土鸡锅贴、美胃猪肚鸡等本地特色菜为“阳朔扒锅十大名菜”,让历史悠久的阳朔扒锅菜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在广袤的中华美食版图中,每一道特色菜肴都是一方水土的深情馈赠,承载着当地人的生活智慧与民俗风情。阳朔扒锅菜,便是这样一道独具魅力的美食,它不仅以独特的风味征服味蕾,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成为阳朔不可或缺的美食文化符号。

俚语:承载美好向往

“扒锅”一词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含义,但主要指一种传统的烹饪工具。在桂林方言中,“扒锅”指的是炒菜锅。阳朔民间还有“家中无扒锅,日子缺烟火”“汗水润土地,扒锅享成果”“一家人和睦,扒锅热气足”等农谚,强调扒锅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反映扒锅与劳作收获的关联、扒锅所承载的家庭情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阳朔人将扒锅作为烹制菜肴的核心器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了解,早期的扒锅,选用的是坚韧耐用的生铁材质。最初的扒锅形状简单而质朴,锅壁微微倾斜,锅沿厚实且带有两个便于端拿的把手。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在炉灶上稳定放置,又方便人们在烹饪过程中移动和操作。扒锅不仅仅是一件烹饪器具,更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烟火日常。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扒锅的制作工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加注重锅体的平整度和弧度,以确保热量能够均匀分布,使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一致,从而达到更好的烹饪效果。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家庭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观念,扒锅的外观也逐渐多样化。一些扒锅的锅沿会被精心打磨,变得更加光滑圆润,有的锅身上还会刻有简单的花纹或图案,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习俗:特别而又温暖

扒锅在阳朔不仅仅是一种烹饪工具,更深深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之中,成为了诸多传统习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阳朔的民间,启用一口新扒锅,有“买锅—砂锅—油锅—起锅—请锅”等环节。

买锅是扒锅民俗的起点。在热闹的集镇上,各式各样的锅具琳琅满目。人们穿梭其间,仔细挑选适合自己家庭的扒锅。他们会综合考量锅的大小、材质、工艺、价格,希望选到一口能长久陪伴家人用餐时光的好锅。

买新锅回家后,便进入砂锅环节,要用砂子、砂纸耐心地将新锅锅壁砂得平整、光滑,将新锅壁上的铁细末清理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是油锅。把食用油倒入锅中,慢慢煮沸,让油充分浸透锅体,这个过程要持续三两天。在悠悠的时光里,油一点点渗入锅的每一处缝隙,仿佛要赋予扒锅独特的灵魂,使其日后烹饪时更加得心应手。

经过前面几道工序,终于迎来起锅。当新锅第一次被启用做菜时,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兴奋。主妇精心准备食材,熟练地挥动铲子,新锅在炉灶上欢快地跳跃,一道道美味佳肴就此诞生。

而请锅,则有着特有的庄重仪式。一家人围聚在一起,以虔诚之心对待新锅。长辈或许会念叨着吉祥话语,祈求新锅能带来富足与安康。新锅被郑重地摆放在厨房显眼位置,成为家庭饮食生活的重要见证者。

阳朔还有一个温暖又特别的习俗。当出嫁的女儿在婆家分家后,意味着要独立开启新的家庭生活。这时,娘家父母总会精心为女儿购置锅碗瓢盆等物件,帮她安置新家。其中,扒锅是极为重要的物品。扒锅承载着家的烟火气,父母挑选时格外用心。他们希望这口扒锅能为女儿烹饪出美味佳肴,让她在新家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带着父母满满的爱与牵挂,这口扒锅被送到女儿手中,开启她新生活的温馨篇章。

阳朔的扒锅民俗,不仅仅是对新锅的一系列处理流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将家庭的温暖、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中,让我们在烟火缭绕间,铭记那些美好的传统与回忆。

创新:土炊具国际味

阳朔扒锅菜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备受青睐,秘诀在于对传统的坚守与不懈创新。

传统的阳朔扒锅菜,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食材大多采自当地新鲜农产品与特色食材,原汁原味尽显乡土风情。肉类常选本地土猪的五花肉,那肥瘦相间的纹理,恰似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图案,经炖煮后,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瘦而不柴,嚼劲十足;豆腐以当地优质黄豆为原料,沿用传统工艺手工磨制,嫩滑的口感与浓郁的豆香相得益彰;蔬菜依季节更迭巧妙选取,春日的春笋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清新,夏日的豆角挂满枝头洋溢着蓬勃的生机,秋日的南瓜金黄诱人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冬日的白菜洁白如玉饱含着质朴的温暖。此外,芋头、腐竹、香菇、木耳等食材也纷纷登场,如同舞台上的各路角色,各自独特的口感与风味相互交织,奏响一曲和谐的味觉交响乐。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阳朔扒锅菜亦与时俱进。为满足不同食客的多元需求,厨师们在传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源自异域的牛油果、藜麦等新鲜食材,也悄然融入扒锅菜的世界,碰撞出别样的火花;粤菜的精致火候、川菜的麻辣技法等,为扒锅菜注入全新活力;口味更是突破传统咸香的束缚,麻辣口味的扒锅菜犹如热情奔放的舞者,以浓烈的辛香刺激着味蕾;酸甜口味的扒锅菜恰似清新灵动的精灵,带来清爽宜人的独特体验;酱香口味的扒锅菜则如醇厚深沉的长者,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随着旅游业蒸蒸日上,阳朔部分商家匠心独具,推出扒锅披萨、扒锅意面、扒锅素食等中西合璧的创意菜品,引得食客纷纷赞叹:“阳朔土扒锅,飘出国际味!”

阳朔扒锅菜,这道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美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以独特的风味、丰富的内涵,成为阳朔的亮丽名片,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和探索。(诸葛保满 欧晋林/文、图)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