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木棉花开了,又是一年赏春好时节。我带着一支踏春小团队向梧州出发。在车上,我按预定的行程向大家介绍了龙母庙、岭南文化园、龟苓膏体验馆,以及骑楼街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
梧州,广西的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珠江干流西江从市区蜿蜒而过,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良好的宜居环境让游客流连忘返。尤其是长约7公里的骑楼街,一路走来,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让人应接不暇。
突然地,有一位大姐说她想去看鸳鸯江。我有点犹豫,因为这个是行程之外的景点,担心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安排不了。但这位大姐很坚持,说是从幼儿园时就听说过鸳鸯江,却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今天一定要去看看。
午饭后,我们沿着西江大堤漫步,向着鸳江大桥的方向走去,那是鸳鸯江三江的交汇处。
大堤是一条宽大的柏油人行步道,道路两旁种满了正在春风中摇曳怒放的三角梅。大家一看到这一路的粉红、水红,都禁不住欢呼起来:这才是春天该有的颜色!大伙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影,把笑脸和花朵定格在镜头中。我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三角梅,开得如此热烈!三角梅是梧州市的市花,一点也不愧对这个荣誉,这两条粉色飘带已深深地吸引了游客,令我们如痴如醉、沉醉其中。不远处,有一支穿着红色旗袍的“超龄小姐姐”分队,以三角梅为背景,欢快地在自拍杆前跳起了春天的舞蹈。
“到啦,到啦!大家快看江水!”我激动地喊了起来。只见刚才还清澈的江面,此时已呈现出一浊一清的景象,泾渭分明。从左前方流淌下来的桂江(桂林漓江)显得有些湍急,水质清冽;而从右边汇入的浔江(来自桂平)明显有些不急不忙的样子,水质混浊。两江之水汇合后,清水与浊流并流,一浊一清、一急一缓,平静地向西江下游流去,演绎着鸳鸯江的动人风采。停靠在江中的点点船只,宛如一只只浮游于江面的鸭子,恰似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水墨画。两水交汇处,恰似戏水鸳鸯,相互依偎,相互拥抱,长相厮守,难舍难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当年途经梧州,适逢中秋之夜,泛舟于鸳鸯江上,面对清浊江水不禁思绪万千,吟诗赞道:“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从此,鸳鸯江水之名也从民间传开来,“鸳江春泛”被列为梧州八景之首。
站在大堤上,极目远眺,只见西江浩渺,水流滔滔;桂江碧绿,波光粼粼。江对面的古塔在青山的衬托下,愈发显得俊朗挺拔。再近一点的“鸳江春泛”风景区,别致的凉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如此秀美的景色,把游人也映照成了一道风景。
提议看鸳鸯江的那位大姐很是满足,她一边拍视频,一边做旁白,感慨终于圆了一个期盼了50年的梦想。这一刻,我也感到了由衷的高兴,这大抵也是作为一名导游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