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平县走马镇以农户为主体,利用农村庭院、房前屋后零星土地,积极探索发展以竹荪为主的多种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走马镇东坪村的竹荪种植基地,不仅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场。
走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将竹荪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他们采取“村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了50多亩红托竹荪和20亩长裙竹荪种植基地,为村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在这片基地上,村民携手合作、紧密团结,共同耕耘着希望。基地管理员黄勇介绍,基地首次尝试种植“长裙竹荪”,这一珍稀食用菌的栽培过程繁琐而精细,但村民齐心协力,相互交流种植经验,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助精神,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及分红等模式增加了各族村民的经济收入,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更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走马镇将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加大力度扶持竹荪产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曾 琪 刘志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