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富川:瑶乡炸龙闹新春
韦兰芬:“名扬四海的荔浦芋会让芋农过上好日子”
走马镇东坪村的“民族团结种植基地”
环江:林下小小“蘑菇伞”助农增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韦兰芬:“名扬四海的荔浦芋会让芋农过上好日子”

▲韦兰芬和乡亲们一起采摘芋头。
 

不久前,荔浦市新坪镇的荔浦芋种植能手韦兰芬,迎来了属于她的丰收季。荔浦市种植荔浦芋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早些年因砂糖橘产业迅速发展,荔浦芋的种植面积一度缩水,且种植技术较传统。“荔浦芋的牌子,可不能搞砸了。”因父亲一句忧心的话,韦兰芬有了种好荔浦芋的想法。22岁时,她放弃在外发展的机会,回乡当起了芋农。21年来,她除了在自家芋田忙碌,还帮助其他芋农提升种植技术。在她的带领下,荔浦市东昌镇、修仁镇和青山镇等多地的村民种植荔浦芋上万亩,荔浦芋亩产值发展到近2万元,60多户村民通过科学种植荔浦芋过上了好日子。

2亩芋头地是韦兰芬逐梦的起源。她和父亲忙碌在芋头地里,从怎么选种、下种到如何施肥、铺膜、除虫,再到稳产、提质,她每天在田里劳作,肤色变黑了,手上也长出了茧。最终,2亩芋头地和一年劳作换来了1.5万元的收益。

小小“开门红”让乡亲们对韦兰芬刮目相看,也让她干劲更足了。

究竟怎样才能种出高品质的荔浦芋?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韦兰芬找到了答案:要用科学的方式,改变“靠天种芋”的传统。

为了提升种植技术,韦兰芬和父亲探讨、看书学习、报名参加各种种植培训班,并向当地管护经验丰富的芋农请教。在学习之余,她还进行着“独家”探索——开展田间对比试验。每年,她都会调整种植方案、病虫害管理方法等,并一一记录下来。之后,再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汇总成新的种植、管护方案。

有芋农从贺州市专门赶到韦兰芬的芋田参观、考察,当看到一个个个头均匀、单个重量在1.5-2.5公斤的芋头时,纷纷赞不绝口。“都是种荔浦芋,为何您种出的芋头个头比我们的大?”面对提问,韦兰芬笑着回答:“如果想要单个重量在1公斤多的小芋头,种植株距需保持在25厘米左右;如果想要单个重量在1.5-2.5公斤的大芋头,种植株距就得控制在30厘米及以上。”韦兰芬解释,在亩产量差不多的情况下,种植株距决定了芋头个头的大小。

“个头同样大的荔浦芋,为何您种出来的更重?”“这是芋头中淀粉含量的高低带来的差别。因此,一定要提高荔浦芋的糯性。而荔浦芋的糯性是由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决定的,支链淀粉含量越高,芋头糯性越好。”韦兰芬介绍,经过多年的田间对比试验,她已找到了一个可以提高荔浦芋糯性的方法。“采用科学的配方制成生物有机肥,用这种生物有机肥种出来的荔浦芋糯性更高。在管护期间,我们通过使用生态诱虫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保留和强化荔浦芋的优良特性。”韦兰芬强调。

据了解,在荔浦市,采用普通种植技术种植荔浦芋每亩成本不超5000元,而韦兰芬采用生物防治、人工除草等技术种植荔浦芋,每亩成本要8000多元。但正是这种科学的管护方式,让韦兰芬种植出的荔浦芋“闯”出了一片天地。刚采挖的湿芋头每公斤收购价达10元;放置10天左右的干皮芋头每公斤收购价达16元,高出同类产品2—6元,且供不应求。科学管护带来的高品质,提高了亩产值。

在外人眼中,韦兰芬早已实现了“种好荔浦芋”的目标。但韦兰芬深知,她的梦想是要带动更多人种植荔浦芋、做强荔浦芋品牌。韦兰芬经常热心地向其他芋农分享自己的荔浦芋管护经验,帮助更多人把荔浦芋种好。“找韦兰芬”成为不少芋农遇到种植难题时的选择。

2022年,韦兰芬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2023年10月,韦兰芬在东昌镇组织、主持了民间荔浦芋王争霸赛,吸引了荔浦市100多位芋农参与,她还自掏腰包,给获一、二、三等奖的芋农300—1000元的奖励。

“韦兰芬,你也是种荔浦芋的,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吗?”面对乡亲的疑问,韦兰芬回答:“只要能把荔浦芋种好,让荔浦芋产业发展得更好,我什么都不怕。”

目前,荔浦市是全国最大的荔浦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荔浦芋”品牌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品牌价值为13.02亿元。2024年,荔浦市的荔浦芋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产业链价值超20亿元。

忙碌在芋田,韦兰芬眼里有光,手头有劲。她坚信,名扬四海的荔浦芋一定会让更多芋农过上好日子。(周俊远/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