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融水:跟进监督让苗胞告别了“用水难”
宁明耀达村:古法红糖“熬制”甜蜜新生活
天等:田园采摘撬动农旅融合发展
龙圩区:冬闲田养鸭待供年货市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水:跟进监督让苗胞告别了“用水难”

 

隆冬时节,寒冷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振民苗寨却温暖如春,苗胞们围坐在“火塘议廉”点,炒阴米、煮茶水、打油茶,几口热气腾腾的油茶下肚,大家的话匣子像是一下被打开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水”的故事。

“来、来、来,进门就是客,喝碗油茶吧!因为你们的帮助,我们随时都有水煮油茶了,咖意喔(苗语‘谢谢’)!”

这是广东省廉江市纪委监委在该县红水乡振民苗寨监督检查粤桂协作项目时亲身经历的一件暖心事。

连日来,广东廉江、广西融水两地纪委监委深入该县红水乡振民、高文苗寨对粤桂协作项目之一的饮水提升工程进行专项督查,纪检监察干部冒着寒风进入苗山深处的水源头、水池边、抽水房、农户家,通过看现场、问苗胞、查资金等形式,面对面、实打实地督查饮水工程的有关情况,确保粤桂协作项目落地见效、惠及苗胞。

“你看,水来得特别多、特别大,以前经常是一滴水也没有。”面对督查的廉江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梁闪,振民苗寨的韦艳红微笑地扭开水龙头,“我们时时渴望有水喝、有水用,但以前到了枯水季节,水就成了大问题。我们只能用三马车、摩托车去几公里外去拉泉水。”

说起曾经用水难的问题时,韦艳红还是一脸的无奈。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在振民、高文苗寨监督检查时,苗胞们多次向纪检监察干部反映,振民、高文苗寨同处高山地区,同是4000多人,同喝一池泉水,每到枯水期,供水量和水压严重不足,只能按片区管理,隔两天送水一次,季节性缺水严重困扰着当地苗胞。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将之列为问题清单,及时向乡政府、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反馈情况,并跟踪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把解决村民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作为惠民生、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的大事要事来抓实抓好。

“振民和高文人口多、地势高、用水量大,是长年缺水的苗寨,更重要的是我们缺少资金,办不了大事啊!怎么办?”调研后,该县相关人员感到很无奈。

“我们要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好事,没资金就要想办法,把难事办好、办实。”廉江在融水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福东表示。去年7月初,在粤桂东西部协作项目和纪委监委的推动下,该县全面启动振民、高文苗寨的饮水提升工程。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加强监督。通过监督,既能保护干部,又能让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可及可感的实事好事就在身边。”梁闪坚定地说。

廉江、融水两地纪委监委采取事前介入、事中跟进、事后跟踪等方式,对饮水提升工程进度、建设质量、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精准监督、跟进监督,把好关口;村务监督委员会牵头抓总,成立了监督小组,组织人员不定时地对建设的质量进行“零距离”监督,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确保饮水提升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村民委员会制定了运行管理制度,具体细化管理机构、管理办法、管理经费等制度,对工程维修、应急供水、饮水安全、用水收费等方面进行量化,同时还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对水质、水量、水压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让饮水提升工程真正地发挥作用,惠及群众。

如今,在严格监督的推动下,经过150天的紧张施工,投资粤桂资金265万元的一级、二级、三级蓄水池、抽水机房等饮水提升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近万名振民、高文苗胞终于喝上了日思夜想的干净、清甜泉水,从此告别了数百年来季节性缺水的历史。

2021年以来,廉江、融水两地纪委监委对粤桂协作项目及资金开展监督15轮次,发出监督检查反馈单和建议单9份,推动教育医疗帮扶、饮水提升工程、道路及产业园建设等项目如期完成验收82个,极大助力了乡村振兴。(龙林智)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