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靖西:文化赋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江:“文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平桂:“三聚焦”构建文化赋能促“三交”新模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江:“文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滚亿忠
 

三江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文旅+”的方式吸纳脱贫人口就业,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金字招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以“文旅+”吸纳脱贫人口就业。依托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建立健全文旅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政府、高校、企业、传承人等多方协作,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旅人才。针对脱贫群众,举办培训班、开展研学等多种方式培养民族文化旅游人才,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让文旅产业成为吸纳更多脱贫群众就业的优势产业。以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并通过就业、创业等形式鼓励和引导脱贫群众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2022年以来,共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45万元用于竹藤编、民族服饰加工与设计、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簸箕画等5个方面的培训,共举办民族手工业实用技术培训12期,培训各族脱贫群众900多人。

以“文旅+”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三江建立数字化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鼓励措施,以博物馆为依托,收集各类民族文化展品,出版系列民族文化丛书,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建立精神粮仓。以侗族多耶节为平台,整合服饰、饮食、歌舞等各项文化资源,建设民族文化集市,创建精神窗口。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精准投放宣传视频及民俗推荐等,将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融入文旅宣传片拍摄、精品艺术创作的全过程。2021年以来,建成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4个,制作民族团结宣传视频100多部。

以“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在民族风情浓郁的村寨、景区建设民族文化旅游示范点(区),为游客提供现场深度体验,在旅游虚拟社区进行互动交流。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沉浸式民族文化旅游体验模式,实现各民族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区域间的民族文化研学活动,以及“旅游+民族体育”“旅游+民族文化遗产”等旅游业态,拓展文旅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2022年以来,建成室内室外体验基地10多个,开展民族绘画、民俗乐器体验、民族建筑技巧学习等活动,接待研学团队600余个30余万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