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靖西:文化赋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江:“文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平桂:“三聚焦”构建文化赋能促“三交”新模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桂:“三聚焦”构建文化赋能促“三交”新模式

□ 赵金宾 黄丽娟
 

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三个聚焦”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功能,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推动各族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聚焦文化赋能交融,夯实各民族“三交”基础

大力推动优秀民族乡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用活用好平桂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创作了50多个特色鲜明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土瑶村一步跨千年为原型、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民族歌舞剧《瑶山夜雨》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是广西唯一获奖作品。通过“非遗+”将平桂独有的“土瑶”特色融入民族文艺精品创作中,先后创作推出《山有茶山花》《长桌宴》等一批具有“平桂特色”文艺精品在全国、自治区文艺赛事中获得奖项,曲艺节目《咏梅》入选中国第十七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展播。采取“文化+”与当前新时代文明等相结合,创作《移风易俗靠你我 文明乡风好处多》《百货车》《故乡的目光》等作品。《移风易俗靠你我 文明乡风好处多》成为广西唯一受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第四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的作品,《山有茶山花》作为贺州市唯一节目前往首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展演。加快民族文化工作整体推进,不断对文化进行挖掘和活化利用,先后出版《平桂土瑶》《秀美土瑶 圆梦脱贫》等书籍、专题片、画册,建立平桂区土瑶生活馆等4个村史馆,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使非遗教育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地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聚焦平台升级交往,凝聚各民族“三交”共识

深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节庆、民族文艺汇演等“节庆赛会”相结合,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展示、宣传平桂民族文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打造“民族团结+”研学体验模式,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联合开展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联动互促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活动;互促共创突破行政区域界线,整合创建资源、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三县(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举办传承节气筑同心·大暑篇 贺州统一战线“齐心协力助振兴 共绘‘铸牢’新画卷”暨“万企兴万村”特色农产品购销体验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公会镇鹰嘴桃花及桃子节两场节庆创造经济效益280余万元,吸引游客3万余人。打造“传统节庆+”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模式。以春节、“三月三”、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契机,举办文艺汇演、山歌对唱、包粽子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为媒介,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如通过举办“睦邻连心 欢歌三月”民族文艺汇演等活动,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乡村振兴+”促全社会共同参与模式。通过举办“东西携手振兴乡村·青春献礼筑梦瑶乡”各族青少年交流同心营、持续推广实施“石榴花红映平桂 百企百村铸共识”村企结对城乡共建互助互促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文化节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聚焦文旅优化交流,增进各民族“三交”情感

以“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创建新途径,将平桂特色景点和民族节庆活动打造成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载体。如“三月三”等文化旅游节日推广民族优秀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星光音乐会,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旅游城市。近年来,举办“潮玩三月三·文旅促三交”景区主题音乐会等特色活动200多场次,吸引40多万各族群众参加。推出“粤桂画廊”市民互游互通优惠活动,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特的生态优势,厚植民族特色文化底蕴,立足发展和保护利用,按照“农业为基、旅游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推动形成了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互动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推出“旅游+扶贫”,新建成槽碓乡村旅游区、藕莲天下乡村旅游区、新民村乡村旅游区等新兴景区。推进“旅游+康养”,天沐温泉、足球小镇、贺州温泉等旅游康养项目形成平桂区特有的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采取“旅游+文化”,成功举办紫云仙境、姑婆山第二届星光音乐会等旅游景区实景音乐会,大型文艺演出“珠宝有约 平桂有戏”精彩上演助力黄金珠宝产业发展。采取“旅游+体育”让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男子足球比赛项目在足球小镇成功举办,华千谷足球训练基地、姑婆山旅游区组成的体育研学旅游路线入选自治区研学旅行精品路线。采取“旅游+工业”推出工业与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开辟平桂旅游新业态,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