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向着世界上最大的海——人心,前进!
中秋“粉子肉”
红水河拐个弯,是三岛湾
八桂山歌译《诗经》之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粉子肉”

□ 诸葛保满
 

皓月当空,万家团圆,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圆圆的月饼自然就是中秋节令美食符号之一。在我的家乡,有一道叫做“粉子肉”的中秋节美食,续写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浓浓乡愁。

中秋时节,花生、黄豆、芝麻、稻谷等收割归仓,柑子、柚子、梨子、葡萄……果满枝头。中秋节的晚餐非常丰盛,香爆五花肉、子姜炒鸭、农家土鸡、黄焖鱼、豆腐酿等等,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家乡的“粉子肉”。“粉子”是将花生、大豆、大米、芝麻等炒香碾成的粉,“肉”是五花肉。烹制“粉子肉”,首先将花生、豆子、大米、芝麻洗净炒香,用石磨碾成粉;将切成片的五花肉在锅中翻炒煎出油,再用慢火将肉爆香,加入料酒、豆酱、豆豉等佐料,肉香四溢。最后,将“粉子”放进爆香了五花肉的锅中,将锅里多余的油和酱吸掉,不断裹住一块又一块的五花肉,最终形成每一块肉都有一层层“粉子”包裹的状态,“粉子”与肉完全融合,食之香而不腻,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我的家乡位于山水秀甲天下的广西阳朔县,叫翠屏村,处在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葡萄峰林”腹地,景色秀美、民风淳朴,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在这里,“粉子肉”还承载着独特的诸葛亮文化,大家既以食材取名叫它“粉子肉”,又以文化传承叫它“隐居菜”。因为,花生、豆子、大米、芝麻等碾成的“粉子”将五花肉里三层、外三层地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就如同诸葛亮隐居深山一般。

食之香而不腻,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又蕴含着独特文化的“粉子肉”,不知何时起成了老家人中秋餐桌上慰劳自己或招待贵客的特色菜。每当中秋佳节来临,皓月高照,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飘出“粉子肉”的独特香味,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长辈“要像老祖先诸葛亮一样,勤耕苦读,修炼内功,提升本领,流芳百世”的谆谆教诲,传承《诫子书》家风,便有了这份独特的乡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