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合理的虚抵达最本真的实
八桂山歌译《诗经》之三
生命哲思的情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哲思的情怀
——读回族诗人马勇诗集《朝阳之梦》
□ 赵 强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马勇创作诗歌的本意,也许是想记录生命历程、情绪起伏、欢乐悲伤,而随着一首首诗的诞生,诗歌便在另一种形式上赋予了生命新的延续。读马勇的诗集《朝阳之梦》,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整部诗集自内而外地充溢着丰富饱满的诗情——诗人怀揣着真挚的情感,以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考,诠释一腔生命哲思的情怀。

《朝阳之梦》收录两百多首诗歌,是诗人对人类生命历程、生存境况的理性考量和深思。构思丰富而大胆,运笔流畅凝练,不乏犀利机趣,幽默诙谐,委婉含蓄,又有打破常规诗歌意象的跳跃性。从他的诗中能感受到炽热生命的韵律和色彩,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生活的洞察以及对诗歌高地的执着追求与坚守。

诗歌词句,往往是有关表象文字的重新组合与主观再造,构成一定的意象。马勇在诗歌中表达这种意象时,诗人因情而生,缘情而动,为感而发,通体浑圆,细腻而清透。如“天空泪、空濛/光,痛吟/沙丘,哭诉/山川抛物线别具一格/”,诗中“天空泪”“痛吟”“哭诉”这些词均有意设置,在多维时空里生成意义,是诗人打造的实境,令人看到了一种直逼内心的生存痛感,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苍莽和萧索感。

袁枚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在马勇的诗中,“粮食——‘舍生取义’/以生命的利他主义的安静/供奉另类——利己主义/寒来暑往耳濡目染”,以感情起伏为视角,构思出一个生活细节的实境、虚境、虚妄之境,把情感融在诗歌文字里,继而进入到一种诗思的横阔、漩流之中。在他的情感脉络里,正以独立、纯粹的个性与尘俗束缚激烈对抗。“地表四溢/流程/星罗棋布/物象——一场没有/句号和休息的革命/一种内驱的——爆发力/揭竿而起”,字句简洁而晓畅,意态明丽而质朴,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抛开客观物象的限制,通过意象的错觉化和幻觉化,让读者脑海里“影像”再造。

马勇的诗歌除了感性的魅力之外,还蕴含着哲学思考和人类心灵的洞察力。如“呼与吸/都在告别/虚累、消失/时间的脚……在催/每一口/都是绝版”,饱含了对探索人生价值和思考生命意义的书写,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如“这歌,还有余温/是苦难闷热的栗子/香在岁月的/记忆”,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来回应生活本身,亦是自我的审视和反思。毋庸置疑,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唯有风雨无阻,方能品味到生活的甜蜜与香醇。

“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乡土情怀的饱满度,有力支撑了马勇对乡村的个性化写作。诗中“布谷鸟——声声/催断肠/别丢下……我/我是土地/渴望三春的种粒/你们,都去哪了”。无论是诗意的拓展,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意蕴深厚、充满灵性。这与马勇曾为一名高级农艺师的关系密不可分,他对土地的感情自然是极为深厚的,是一位传统情结很深的诗人。又如“雾霾天空/像稀释的大地/飞翔/抖落的草籽……/叶片/看着大地”。平静的叙述中,凝聚着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把天空、草籽、叶片、大地等元素融入诗中,用来表达和传递无言的情感,直达心灵。

总之,马勇是一个对生活充满警醒、思省的诗人,这让他的诗歌沉稳而安静,给人带来美感和诗意的享受。除此之外,还能触摸到诗人某种品咂生活、淡定自若的精神旨趣。当然,这种旨趣,也足以令人铭记。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