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八桂山歌译《诗经》之一
掌纹
《廉州往事》:北海历史的现代化通俗化表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廉州往事》:北海历史的现代化通俗化表达

□ 李美皆
 

有一次,我在北海老城一个名为“火烧床”的路牌下徘徊,不明白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时,一位白皙瘦小、戴着紫色棒球帽的老先生驻足,与我一并仰头,同时问我看什么。我说出缘由,他声音骤然大了起来,手指远处:“你去那边的新华书店,找一个叫梁思奇的人写的一本《生于六十年代》,关于北海的什么东西都有!”我说,梁思奇是我的朋友。于是,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我读过《生于六十年代》,里面并没有“火烧床”,但它就是让一位老先生坚信里面有求必应,无所不包。这就是一本书的莫名神力了。

近几年,梁思奇的创作达到井喷状态,除了在朋友圈看到他产量惊人的文字,还有与文字同样高品质的大量自制视频,两者都属于北海文化史志类话题。梁思奇已经不年轻了,但他却在一般人准备迎接夕阳红的时候,人生节奏发生了不凡的突变,变得如日中天。他全面转向文化,踏上独善其身自得其乐的文人之道,走出一条千帆阅尽后的退守之路。自古文人喜欢寄情山水,而这就是梁思奇的“山水”。

梁思奇的新著《廉州往事》,是北海历史的现代化通俗化表达。某种程度上,北海历史就是古合浦县历史。诚如书中所言:“我讲合浦、廉州的‘古’,有时笼统写成‘北海’,因为北海的‘古代’就是历史上的合浦、廉州。”确乎如此,旅居北海已久的我,都从书中获得了许多关于北海的有趣信息。比如,钦州有个“天涯亭”,廉州有个“海角亭”。在古人眼里,“天涯海角”并不是海南那个“鹿回头”,而是钦州和廉州。以前只知道海南有个“天涯海角”,却不知更早的“天涯海角”就在自己身边。

治史首先要有史料来源。梁思奇的史料来源主要是《廉州府志》《合浦县志》《广东通志》《高州府志》等。《廉州往事》正是借助地方志,把陈旧的历史书写得生动入味,使得我对这些史志也充满好奇。将来的人们要了解北海历史,也许多半不会去翻看那些史志,却会阅读《廉州往事》。梁思奇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给当今和后世读者提供了一条快速走近北海历史的捷径。

这部书的意义将在两个维度打开:横向上对于北海这个地方的意义,纵向上对于北海整部历史的意义。北海有如此挚爱地方史志的文人,实在是一件幸事。他经过自己的消化和转化,把过去变得通俗有趣,使今人重新拥抱了一方水土的历史,并看清自己的来路。

梁思奇写作《廉州往事》属于兴趣使然,兴之所至,完全没有史学家的身份负累和心态压力。他写得放松,文本空间便轻松疏朗;他不端着写,刻板的历史便在他笔下变得随和,读者更容易代入。比如,他把古代的事物替代为当下的,《他曾争取廉州自己出题“高考”》《合浦一位“全国模范县长”》《一个名号“娘里娘气”的知府》等。这些题目带着亲和感,使读者感到“不隔”。他写孟尝怀揣着年轻时为寡妇申冤的那股倔劲,“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换成现在的话语,就是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用当下流行语言来讲述历史,使读者一点即通。他把古代的官职翻译成现代的,使读者一看即懂。他还对著名的孟尝“珠还合浦”的传说,作出了现代生态学的阐释,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汉代设置了合浦郡,首府廉州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城,一直有着出清官的传统,以“廉政”为核心的南珠文化流传至今。正因此地清廉的官员甚多,唐太宗李世民才将“越州”改为“廉州”。梁思奇书中写道:“合浦珍珠也叫‘廉珠’。它有两个意思,一是产于合浦郡治所在地廉州,二是因为东汉时合浦太守孟尝实行‘德政’,发生了‘珠还合浦’的奇迹,合浦珍珠成了清廉的符号。”

廉州地处岭南,一向是朝廷贬官的去处。他们在这边海僻地,劝农勉学,保境安民,以清廉自许,成为尽忠履职的能臣良吏,全然没有因为仕途摔了跟头而一蹶不起。

这个廉洁之州,承载了许多高洁文人的失意与不屈,淡泊与自持。梁思奇写廉州之“廉”的同时,亦是在向古代的大儒先贤致敬。

写作是一项寂寞的事业。那么,一个写作者,支撑自己的精神体系来自哪里呢?某种程度上就来自这种心意相通。梁思奇无功利的北海史志写作,正是一种文人精神的承续,其低调的坚持里包含着儒者百折不回的柔韧。

一个人的文字里,有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经过的事,《廉州往事》之于梁思奇,正是如此。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