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八桂山歌译《诗经》之一
掌纹
《廉州往事》:北海历史的现代化通俗化表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桂山歌译《诗经》之一

□ 宋安群
 

编者按:《诗经》是两三千年前古代先民自主创制的唱诗,于民间立场俯身土俗文化绿洲,开拓体现自己旨趣的祭祀唱诗乐土,千百年来,光焰不熄。作为同样也是紧接生活地气、充溢生命活力的广西山歌,与《诗经》有着很深的缘分。我们可以将《诗经》汇融进自己的母体,转化为具有山歌特色的表达。多年来,宋安群先生致力于八桂山歌和《诗经》的研究,对八桂山歌翻译《诗经》进行了有益探索,特选载若干篇什以飨读者。

《诗经》首篇《关雎》

【译文】

洲上斑鸠叫咕咕,问妹有夫没有夫。

妹是苗条好配偶,哥想娶妹共一屋。

长短荇菜顺水漂,像妹扭摆软身腰,

白天爱妹好相貌,夜晚做梦都想交。

做梦想交难拢边,但求再梦得相连,

念妹夜长睡不着,翻来翻去像挨煎。

妹采荇菜嫩又多,左挑右掐好灵活,

妹比嫩苗还好看,弹琴邀你同欢乐。

妹采荇菜鲜又好,左拢右齐素手巧,

琴邀靓妹邀不动,莫非要敲钟鼓邀?

【笔记】

1、男子发现所爱,爱之却苦于不得接近,于是直率坦荡抒发情感。纵然“单相思”,怅惘夹着期盼,也要极力示爱。本诗不啻是宣言,还有声有色,有情有爱,动静结合,情景夹叙。男子在即兴抒发自己的心境过程中,小波微澜,柔软缱绻。这就是《关雎》。

2、《毛诗序》说它是“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关雎》本是即兴逗趣的情致,人生的甜蜜纠结,一时的缠绵思绪,《毛诗》一下子就把它讲成天下夫妇道德的“范本”,顿时毫无生气了。孔子谓此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琴瑟钟鼓,乐实有之。哀在何处?却实难寻。朱熹说它是反映“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分明是说远了。

3、《关雎》本就是当代山歌似的古代民歌,译文应是古代民歌与当代山歌风的融通对接,完全可以将古代抒情主体换位为当今男性,以其角度抒发视觉观感和动情心曲。我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为“洲上斑鸠叫咕咕,问妹有夫没有夫。妹是苗条好配偶,哥想娶妹共一屋”,正是这样。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译为“做梦想交难拢边,但求再梦得相连,念妹夜长睡不着,翻来翻去像挨煎”,是《关雎》原文化入了广西山歌母体,获得方言基因和表达方式之后的重生唱诵。

4、“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译为“琴邀靓妹邀不动,莫非要动钟鼓邀?”结尾句打了个问号。意趣在于,后生看上了姑娘,用琴瑟去撩动她,尽管那琴瑟乐音“它在说我,它代替我说,它知道一切”(尼采),足够深情真挚达意的了,却还是打动不了姑娘。琴瑟撩不动,莫非要敲击不得轻易动用的祭祀重器钟鼓,那巨大的响动才惊动得了她吗?后生感到彷徨无措、忐忑了……这是《关雎》八桂山歌版剧本情节的终局,看来不至于逾越原文的本义。

5、《关雎》原文就是如此的绝唱高踪,久无嗣响,是几千年唱诵不倦的名篇。八桂山歌就是如此地与《诗经》有两三千年的缘分,要不然哪能转换得如此无缝对接,声气相投,身遥心迩,灵犀相通!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