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村民喜领分红款
《壮族天琴唱本塘仸(祈福经)影印译注》开题研讨会在邕举行
馆校共建“铸牢”教育实践基地
凌云县巧借平台打造“铸牢”教育实践基地
龙胜:“微行动”点亮乡村促交流
幸福小家庭共筑团结大家园
环江、柳北两县区签订“铸牢”跨区域合作协议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凌云县巧借平台打造“铸牢”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凌云县依托“红色遗址”、民族博物馆、研学基地等资源,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凌云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该县将棕榈洞、红八军战斗遗址、西山办事处等5个红色遗址,民族博物馆、红八军彩村突围战纪念馆、中山纪念堂、浩坤村村史馆等4个博物馆(纪念馆),浩坤湖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茶山金字塔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下甲镇弄福公路艰苦奋斗教育基地等6个基地,打造成集学习、观摩、体验、教育、实践、交流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基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民族团结进步、艰苦奋斗先进典型等故事,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营造。在棕榈洞、红八军战斗遗址、红八军彩村突围战纪念馆、浩坤村村史馆、下甲镇弄福公路艰苦奋斗教育基地等,结合凌云“三次突围”,即红八军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突围、凌云人民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而突围和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而突围进行教学。

教育实践基地探索与各中小学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培养专门讲解员15人,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队。组织各族干部群众、青少年等各类群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主题党日、课题研究、实景布展等活动。全县“铸牢”教育实践基地年均开展各类主题社教活动、主题研学活动300多场,接待观众量逾3万人次。

(刘宗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