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
3上一版
 
环江思恩镇手牵手心连心共建“石榴家园”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广西之行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关键词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江思恩镇手牵手心连心共建“石榴家园”

□ 韦 睿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群众共同进步、齐心参与,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新路子。2023年12月,思恩镇党委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聚焦理论武装,打造民族特色。该镇通过开展民族政策培训班、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不断加强各族干部群众民族理论武装,提升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知晓率,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步建设镇、村基层建设队伍,壮大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职能,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近年来,该镇在陈双村推行“六联六促”文明共建举措,通过合理布局构建了互嵌式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陈双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聚焦致富路径,提升发展潜力。该镇依托区域优势、环境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利用粤桂协作帮扶机制,发展集“民族文化、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田园旅游业等,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该镇完成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西南同德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环江趣野营地等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县级示范区各1个、乡级示范园2个、村级示范点15个,其中花山果海休闲农业示范区升级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利用世界自然遗产、“五香”美食胜地优势,整合12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益金承租城西易地移民安置社区1016个闲散门面,打造柳浪咧民族特色商旅小镇,通过推行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新名片,带动易地搬迁安置区国有闲置资产实现整体盘活,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带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聚焦精神家园,加强文化认同。该镇借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文化风情街、同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广西三月三”等民族节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加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去年以来,该镇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民族体育竞技等活动10余场次,累计参与人数超2万人次。

聚焦人民民主,筑牢群众基础。该镇坚持将民族事务纳入社会治理格局,实施基层网格化模式,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村民小组协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党建+社区(村屯)警务+网格化综合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以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参与,村(社区)实施,居民参与自治的格局,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作者单位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党委)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