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商业建设” 助推搬迁群众安居增收
融水安太乡元宝村:苗家妇女以非遗技艺发展产业助力增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水安太乡元宝村:苗家妇女以非遗技艺发展产业助力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元宝村种粮款发放现场。
 

“2023年,我和爱人种了16亩地,领到了2.4万元,我很开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元宝村的民族礼堂门前,60岁的苗族妇女贾花胜的脸上笑开了花。在她身后,还有几十名苗族群众等待领取自己的种粮款。

谢秀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黄酒酿造技艺传承人,也是元宝山苗润高山黑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了把苗族黄酒酿造技艺发扬光大,帮助苗族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10月,她在安太乡小桑村建厂酿酒,并在相邻的元宝村流转近400亩土地建设紫黑香糯种植示范基地,次年又带头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当地苗族群众一起种植紫黑香糯。

“公司向合作社下粮食采购订单,合作社发动群众种植、发放肥料谷种、回收粮食,一部分卖给公司酒厂酿酒,一部分加工包装后对外销售,群众只要种好粮食就可以了。”谢秀萍介绍。

“村里的田都有人种了,我们不用出门也可以赚钱。”刚刚领到1万多元种粮款的苗族群众马通信说。

近年来,谢秀萍依托独特的苗族黄酒酿造技艺大力发展紫黑香糯、紫黑香米等特色优质水稻,带动周边12个脱贫村1266户苗族群众种植4000余亩,户均增收5670余元。谢秀萍创建的紫黑香糯种植示范基地已经成为“自治区四星级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她也荣获2023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杨保安/文、图)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