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池市宜州区各中小学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不仅加强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还贯彻了“双减”政策。各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特点,设计出了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宜州第一小学,每当课间铃声响起,学生们都会欢快地齐聚操场,一起跳起特色的绣球操。这款绣球操将“三姐绣球”的基础元素与多种技术动作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健身操。学生谭韦议兴奋地表示:“绣球操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又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学校精心选取了刘三姐歌谣、宜州彩调、宜州渔鼓等地方非遗元素作为背景音乐,确保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宜州第四中学则在大课间活动中展现出了创新能力。他们巧妙地将地方传统文化、体育运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出了如背篓绣球、板鞋竞速、花样跳绳等一系列新颖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间生活,还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学生何宛臻高兴地说:“我们可以一起参与很多有趣的活动,互相帮助和学习。”校长吴国斌表示,学校会继续推广这种富有创意的大课间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文体生活。
在宜州第一中学,高中生们每天都会有30分钟的大课间时间来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跑操等体育活动,确保在学习之余得到充分休息。学生殷海媚深有感触地说:“大课间对我来说不仅是休息时间,更是一个调整状态的机会。在忙碌的学习中,它就像一个暂停键,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而老师吴娱也表示:“每次看到那30分钟的大课间,我都为学生们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他们发掘自己兴趣、培养技能的宝贵时刻。”
下一步,宜州区各个学校将继续积极推广这种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条件过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生活。通过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宜州区教育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与各学校 紧密合作,提供更多资源和指导以确保这些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健康成长。
(吴银飞 韦香蒜 蓝红艳 韦吟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