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那是2014年的某天晚上,我与作家黄佩华等几位文友在一起小聚,电视上正播出《广西新闻》,当播到自治区政府印发《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方案》这条新闻时,全场肃静了下来。黄佩华更是屏住呼吸,专心致志地盯着屏幕。当从该方案中得知他的老家西林和天峨将是广西最后两个通高速的县份时,他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紧接着嘴里还情不自禁地爆出一句粗话。
我很理解他的这种情绪变化,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家乡的人,无论有事没事,每年他都要回西林几趟,每个来回就有近一千公里。而且道路狭窄崎岖,可以想象,即便是开着他的爱车,也耗费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条快捷方便的高速公路对他而言真是太需要了!而根据方案,就要等到2022年底,还要整整等待八年时间。
事实上,我对于西林的“蜀道难”多少也能感同身受。1988年,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到《广西文学》编辑部工作没多久,就领到了重要任务:和十位广西诗人到位于隆林的天生桥水电站建设工地采风。那是我第一次到百色、隆林。即使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那几天的行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从南宁出发,我们先是坐班车到百色,在百色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继续坐班车赶路。车刚出百色城不久,就开始在莽莽群山中艰难爬行。尽管我的家乡也是山区,眼前这延绵不断的大山还是让我震撼不已。在一个路段,相邻的两座山不过几十米,人站在山头,不需要太大的声音,就能交谈。由于先是盘下,到达山底,再蛇一样盘上,班车从这边山头到那边山头,几乎要花费一个小时。因此当我们抵达隆林县城时,早已是华灯初上。下车后,我们都惊奇地发现,大家都一身灰尘,变成了一个个泥人。这是因为这条公路基本都是沙石路,每每会车(或者前面有别的车在开),都会卷起一股浓浓的灰尘,而班车的门窗密闭性不好,灰尘猛往车里灌,车厢俨然成了一个大染缸。西林、隆林是邻县,从百色去,大部分路段是重合的。不难想象,公路的难走程度比隆林小不到哪去。
及至我有机会到西林出差,已是本世纪初了。此时,南宁到百色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均已通车,百色到西林的二级公路也已全程铺上了柏油,路况早已今非昔比,但汽车仍然要走一个白天的时间。西林给人的感觉依然遥不可及。
二
尽管对“县县通”的方案不甚满意,但是西林通高速的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让人很是期待。从此,黄佩华时常关注有关西林高速的进展情况。终于,2017年12月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接连不断:田西(滇桂边界)采用PPP模式,由百色市政府招商引入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2018年5月,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3月,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
兴奋之余,一道难题也摆到了黄佩华的面前:根据高速路线路设计,他的老家平用屯的后山将被征用,建设服务区,山上共有近一百座坟茔要迁移。其中两座分别是他母亲和二哥的。而在桂西北,迁坟是一件天大的事,非到迫不得已,一般人家是不随意迁坟的。时间不等人,黄佩华很清楚某个环节工作的拖延对工程的进度意味着什么。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情,他克服了困难,带头在规定期限内把坟迁完。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乡亲也纷纷行动起来,陆陆续续完成自家坟墓的迁移,使得服务区顺利开工建设。
像黄佩华和平用屯的乡亲们这样,为田西高速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还有很多。田西高速东起于田林潞城瑶族乡接汕昆高速隆林至百色段,途经田林县八渡乡、定安镇,西林县那劳镇普合乡、西林县城(八达镇)、古障镇、马蚌镇,终于马蚌镇附近南盘江的滇桂两省(区)交界处,全长191公里,横穿西林东西。临时租用和永久征用涉及耕地、厂房、房屋和坟墓等,面广量大。沿线干部群众为高速公路建设作出了贡献。
因为黄佩华,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心心念念的西林麻鸭、西林腊肉、西林辣椒骨、那劳腐乳、平用糍粑等美食,让我不自觉地经常关注田西高速建设的进展。从新闻里得知哪个隧洞贯通了,哪段路基修好了,我都会心生欢喜。2021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来个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并假以田西高速私访活动之名。车出潞城,沿着357国道奔驰,不时看到田西高速的建设工地,有些路基已初露真容,有些路段桥墩已高高耸立,各种工程车进进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吃了定心丸:2022年通车应该没有问题!
三
果然,2022年12月29日,万众期盼的田西高速提前建成通车了!这也标志着广西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如期实现。本来2021年国庆从西林回来时,我们已约定等到通车的时候一定第一时间来自驾体验,却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好在今年的金秋时节,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了。
这次我们是乘坐西林县委宣传部安排的中巴车,参加一个以田西高速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组织者介绍,这两天,我们将分为两段,全程体验田西高速,参观田西高速沿线的景点、乡村、企业,感受田西高速公路给西林带来的变化。
如果把一个个的景点看作是散落在桂西北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那么田西高速就是一条金线,把它们串联成了一条项链,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欣赏。这串项链上的第一颗珍珠是田林县定安镇。这是一座坐落在驮娘江和清水河的汇合处的小镇,古老而又宁静。古老的街道讲述着它曾经的繁华。但19世纪50年代在这里发生的西林教案,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定安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镇。面对西林教案遗址、常井天主教堂,一股怀古惜今之情油然而生。
那劳无疑是这些珍珠中最耀眼的一颗。来到这里,一座庞大而保存完好的建筑群让人感到震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的岑氏家族建筑群。它是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岑密始建,经其后裔岑毓英、岑春煊父子维修、扩建形成的建筑群,至今仍保留有围墙炮楼、岑氏土司府、岑怀远将军庙、岑氏宗祠、宫保府旧府、宫保府、荣禄第、增寿亭、南阳书院、思子楼、孝子孝女坊等,总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雕龙画凤,气势恢宏,散发出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
如果说西林教案遗址、岑氏家族古建筑群、铜棺古墓遗址等景点是历史的见证,代表着西林的过去,那么普合新丰乡村文化旅游、八达红星村平用屯句町田园观光综合体、马蚌平寨屯等新兴休闲旅游景点的出现,则是田西高速通车后西林人审时度势开发的新项目,代表着西林的未来,它们是三颗新的珍珠。
新丰村坐落在美丽的驮娘江一个河湾边,是天生桥水电站淹没区的移民新村,有汉、壮、苗、瑶四个民族,“湖映山、山环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曾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入选“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是驮娘江民族风情旅游带的核心地带。
红星村句町田园风光综合体项目距离县城仅8公里,集田园、风光、露营、游泳、餐饮于一体,是休闲旅游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平寨屯则位于马蚌镇的南盘江畔,属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万峰湖边。江对岸是云南和贵州的村寨,有“一鸡鸣三省”之称。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仿佛一个世外桃源,是休闲旅游、野外垂钓的绝佳之地。
随着田西高速的通车,东来西往的游客越来越多,西林这个养在深闺的美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西林旅游正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田西高速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便利、旅游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西林物产丰富,西林麻鸭、西林沙糖桔、西林火姜、西林姜晶等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如今,正和牧业、泰源果业、古障镇黄果园、平用屯百香果种植基地等产业相继诞生并茁壮成长。
而依托西林丰富林业资源打造的西合工业“桥头堡”——金山产业园区,形成以林产业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工业短板正在加快补齐。
田西高速不仅给西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给周边的云南和贵州人民带来了便利。即便居住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我,也将有享受它带给便利的时候。我是个自驾游爱好者,曾经多次自驾游过云南。以前,或是走广昆高速,或是走隆林方向的汕昆高速,路弯限速多,很耗时间,也很累人。田西高速的建成通车,无疑为我这样的人群提供了新的更好的选择。我想,以后再去云南,肯定首选田西高速了!我还憧憬,不久的将来,贺西高速巴马至田林段建成后,我的老家和西林就在一条线上了,要是哪天我和黄佩华各自告老还乡,他居贺西尾,我住贺西中,能够很方便地走动……
【作者简介】覃瑞强,广西大化人。编审,《广西文学》原主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民族报社文学顾问。曾在各级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作品曾获广西花山文艺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