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秀: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韦洪日:不甘落后于深山,养蜂酿出“致富蜜”
融水:监督直达田间地头 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水:监督直达田间地头 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阿叔,你的豆角不错哦,有补贴吗?领得多少……最新的惠民惠农政策有哪些?这些您都清楚吗?”

“我种的豆角虽然没有补贴,但今年我种的水稻、养的鸡已领到3440元补贴了。按规定,产业补助不能超过两个品种,得了这些补助,我还可以买农药、化肥呢!我很满足,党的政策真好啊!”

这是10月27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纪委在下覃村白马屯的田间地头监督时,镇纪委书记邱萍与村民蒙昌全的一段对话。

蒙昌全是2018年的脱贫户,一家6口人,曾因4个小孩读书,导致贫困。他与妻子不等不靠,以种水稻、豆角、甘蔗及养鸡鸭、猪牛等多渠道增收致富。如今,他的4个小孩都已大学毕业,并分别在深圳、柳州等地上班。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仍然与爱人在家种稻谷、豆角、甘蔗等,单豆角这一项,亩均增收5000多元。“有了镇纪委的关心,我家孩子们的雨露计划等相关的读书补贴都一一打进了我们的‘一卡通’账户,让他们能顺利地读完大学。现在他们都有工作了,有收入了,但我们还要继续种,不能让一分田、一分地撂荒。”蒙昌全高兴地说。

像对待蒙昌全一样,该县纪委监委以人民为中心,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直达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问题线索,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该县充分发挥“室组地”的作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把监督探头照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与村民交心谈心,既询问村民产业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的普惠情况,又了解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雨露计划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补助及农村“三资”管理等实施情况,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紧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民生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及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等关键环节,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协作,在基层一线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收集问题线索,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落到实处;强化阳光监督的作用,将村级重大事项、日常性事务和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进行“清单式”梳理,并将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最低生活保障审核认定等,通过村务公示栏、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等进行公示、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为村干部照单履职提供遵循,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我们要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护航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督中,发现问题,轻者,要求立行立改;重者,采取批评教育,甚至处分等,并对重点线索实行挂牌督办,对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惠民惠农政策及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等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今年以来,该县在乡村振兴专项监督中,发现问题109个,立行立改51个,处分党员干部40人。

(龙林智)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