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把‘家’安在学校,把精力放在学校……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的老师纷纷给黄廉春竖起大拇指。
黄廉春是广东廉江市安铺中学副校长、全国155个高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融水团队负责人。2022年7月,为了苗山孩子的梦想、为了苗山乡村的振兴,他与其他9位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响应党的号召,分别从广东廉江市安铺中学、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等教学优质学校,来到了边远、偏僻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担任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开始了他在少数民族地区践行教育管理改革的新模式。
奔赴,为了苗山的教育。今年7月,黄廉春70多岁的母亲得了重病,需要住院动手术,碰巧自己要带学生到廉江开展研学活动。知道母亲病情后,他请假在医院护理母亲3天。“我再养几天病就好了。融水那边需要你,你放心去吧!干好你的工作,不能给我丢脸哦。”看到黄廉春“心念学校、心在融水”的脸,母亲于心不忍,动员他回学校。忠孝不能两全,于是他将照顾母亲的重任交给老父亲,自己含泪跟着研学师生一起回到了融水,继续他未忙完的事。而刚读初中和小学一年级的两个小孩,他则托付给在乡下中学任教的妻子照顾,所有的家务全压在妻子的身上。“我感觉对不起家人,但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苗山,在教育事业上奉献我的青春。”黄廉春如是说。
结对,为了教师的成长。“作为年轻的新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前辈的指导和帮助。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成长很快,学生也取得很大进步。”今年秋季学期刚从学校毕业的高莹老师感激地说。黄廉春将廉江经验带到苗山,并和一起来到这所高中的9名廉江、柳州的教师组成了“1+9教育团队”,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进行具体的分工,制订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组团式”帮扶三年工作计划》(2022-2025年),为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一对一”“老带新”及随堂听课、随机检查备课教案、作业批改、听课记录等方式,对年轻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帮扶,让年轻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走进学生心里。去年以来,该校成立名师工作室6个、师徒结对50多对、帮扶教师100多名。在全县高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该校荣获一等奖的有7个学科、8名教师。
创特,为了孩子的前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基础薄弱、入学分数低,又是以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高中,黄廉春在原来教学基础上,以民族为抓手,以特色为理念,开创了特色教学。通过在校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艺术文化节,提升学生走艺体高考之路的兴趣和决心;开展高一新生作选科讲座,鼓励有艺术特长的学生选报艺体类,壮大学校艺体类学生队伍,使选择艺体的学生热情高涨;组织艺体教师到柳州三中、廉江二中、廉江三中参观艺体教学,提升艺体教师专业能力,推进学校艺体特色发展;采取芦笙文化、踩堂文化及山歌演唱等民族文化进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中,激发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有付出,就有收获,2023年秋季学期艺体在校生比一年前翻了两番;在2023年高考中,上一本线7人,上二本线609人,升本率为63.3%,其中,一名学生总分608分,为全县理科应届生最高分,该校首次实现“双600”的突破,是柳州市五县一区中非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最好成绩。
建设,为了校园的美丽。“黄廉春立足实际,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创建廉政文化园等形式,以‘清’育美德,用‘廉’建校园,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让廉洁之花开遍校园,助推清廉学校建设。”该校党总支书记莫宝坚如是说。黄廉春以思想建设和基础建设为抓手,写好建设这篇大文章。他通过上廉政党课、开周例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充分利用顾问学校的资源,为学校设立了10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并在今年教师节前颁发给了年度优秀教师和学生,为调动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争取资金、项目,净化、美化、亮化校园及建学校围墙、廉政文化园和民族文化雕塑墙、智能化图书馆等,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硬件设施。为此,该校创建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已经获得立项建设。目前,在粤桂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他为学校争取到建设资金100多万元。
努力不会被辜负,付出终会有回报。就在不久前,黄廉春分别被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廉春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苗山教育有需要,我愿意继续为之奋斗!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苗山、奉献大苗山。”
(龙林智 杨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