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交流
3上一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姓大宣讲品牌
多元共生背景下的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
“三个坚持”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坚持”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 何玉松
 

民族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近年来,梧州市长洲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树立主线意识,把牢根本方向,通过“三个坚持”,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位推进,完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长洲区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放在全面现代化建设全局系统谋划、一体纵深推进。以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放在重要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干部在思想理论上知晓民族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行动自觉。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长洲区《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目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形成互相衔接、配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建立民族工作定期研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重大任务跟踪检查制度,落实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年度报告民族工作制度。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确保民族工作层层抓,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坚持同心聚梦,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近年来,长洲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程,着重挖掘梧州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用中华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精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专场文艺演出、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以及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以泗洲乡村旅游景区为载体,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下俚歌、采茶剧、八音等非遗文化表演690多场次,高峰期单日吸引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唱响长洲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此外,长洲区积极挖掘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制作《铁路大臣关冕钧》《瑶山烈火方生》《民族故事邀红湾》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微视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积极传播,讲好长洲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通过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展示民族风情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果,有力促进了全区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各族人民享受到发展红利,分享到共同富裕的蛋糕,有益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长洲区始终把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推动民族工作和乡村振兴“双融合”“双促进”。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质升级一批文农旅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持续打造富万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成立村级资产管理公司,推行“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打造“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围绕三棵千年古树,打造“连心”“富桂”“万寿”公园,搭配水车、花田、民宿,把“农区”变“景区”。村子变美了,人气变旺了,富万村集体经济也由2019年5万元增长到2023年60多万元,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