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打来电话,说是为期五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得回原学校把东西搬回家。我心领神会,骑着三轮车,朝女儿的学校赶去。初夏天气,干旱依旧,但沿途绿意盎然,不一会儿,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
女儿把东西放在宿舍门口,除了被褥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之外,就是大大小小的花束、手工制作的布娃娃和叠成各种形状的信纸。她递过来一个有提带的精致盒子对我说:“这是韦老师送的礼物,我人生中的第一份礼物。”说话时,声音有些哽咽,但眼睛流露出喜悦和感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悬在心口上的石头总算是放下来了。
十多年前,女儿就读于邻村的一所小学,当时,要到外面教学条件稍好的学校读书,只有两条路可行:其一,读到三年级,统一转到乡中心校;其二,也是读到三年级,不过要考取县里的民族班。女儿成绩在村小同年级中数一数二,考取民族班不成问题,但问题是二女儿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她什么也不会,至少得有人带一个学期才行,让大人在邻村照顾她,显然不现实,最佳人选无疑就是大女儿了。因此,我把大女儿留下来带妹妹,也就使她错过了考取民族班,到县城读书的机会。
小学毕业时,大女儿被县一中录取,寒窗苦读,三年转眼就过去了,虽然没能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却也有众多的学校向她抛来橄榄枝。本县民族高中抢先发来录取通知书。女儿很高兴,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这时,我看到教育局发的小学教育全科生招生告示,说是高中起点的,读三年,初中起点的,读五年,一切费用全免,每个月还有三百元的生活补贴。最重要的是,毕业后不用考编,考核通过即安排到乡下教学点教书。可以直接当老师,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遥想当年,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但凡寨子里有需要动笔、算数和说话的地方,都请我父亲出马。父亲也是有求必应,一副无所不能的样子。因此父亲成了我心中的巨人,我便立下了长大后当一名教师的愿望。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与教师这个职业失之交臂,如果女儿能继承父志也算是帮我圆梦了。
我立即瞒着女儿帮她报名,收集各种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向她透露我心里的想法。但她和我的想法不同,她想读高中,并说“高中毕业了再报也不迟”。我听了只好做女儿的思想工作,说三年后,不一定有这个政策。如果考上大学,以家里的经济状况,妹妹很可能就得辍学。再说,三年的时间有许多变数,趁中考成绩还行,必须去报读小学教育定向全科班。
我没有在女儿的哭声里屈服,而是偷偷跑到县民族高中,准备把录取通知书领回家藏起来,迫使她就范。好在有个与女儿同名同姓同届毕业的学生,也被县民族高中录取,错把女儿的录取通知书领走了,我的行为才没有得逞。
女儿在不情不愿中跟着我去教育局签协议、去市里面试,再跟着我去教育局委培的院校完成报名注册。我心中尽想着让自己的梦想在女儿身上实现,看见她满脸的失落,心里也悄然悬起了一块石,“初中起点”,可能会成为她一生不可磨平的创伤。
“老爸,你看这张奖状,是我的学生在一场朗诵比赛中拿到的,获得了第一名。”女儿眼睛里闪着光,我被她的声音从回忆中拽回来。看到女儿脸上略略有些骄傲、感动、感恩的表情,我心中的愧疚减轻了许多。虽然她离人民教师尚有一定距离,但她带着教育局的嘱托和我的期盼,已完成了她自己的课程。
有人说,会感动才懂感恩,懂感恩才会敬业。我在女儿的脸上和目光中,发现了这些隐藏的信息,毫无疑问,我家之女已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