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流淌在桂北的曲乐时光
春到仫佬乡
《人间百灵依然在学你唱歌》《山歌唱过漓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淌在桂北的曲乐时光

□ 莫喜生(壮族)
 

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陪伴人生。我自幼即喜欢飘荡在山水间的山歌民歌,是电影《刘三姐》和黄婉秋的铁杆粉丝,那些欢快优美的旋律,激发聆听者热爱跌宕起伏的生活,在挫折和逆境中励志振奋。

潇湘民歌的采茶风情

五十多年前,临桂区两江镇、五通镇和临桂镇三镇交界的谢家大队小学,黄土舂成,冬暖夏凉的低矮教室里,来了一个短发圆脸大眼睛,个子不高的文静姑娘。刚从幼师毕业的她,像田垌和山野里的花朵,充满青春与活力。记忆最深的是,她教我们唱那充满桂湘风情的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

桑木扁担轻又轻呃/我挑担茶叶出山村/船家他问我是哪来的客哟/我湘江边上种茶呀人……桑木扁担轻又轻呃/一路春风出洞庭罗呃/船家他问我哪里去哟嗬/北京城里哟探亲人咧……

教室里,天真无邪的童音,老师清脆甜美的歌声与外面山花野草及黄牛交相辉映。美好的音乐和旋律,开启无数懵懂无知少年的求知天地,也记录一个女老师在山村小学校的苦乐年华。每到周末,就有个在庙岭乡(现临桂镇)法庭工作的小伙子,从四五十里外的地方,来与我们音乐老师相会。有时是我们音乐老师肩背布包,去庙岭乡找他。一路上,她经过我所住的大路村,村边小河,横卧河上的三孔青石古桥,高大的引水渡槽,几个田垌和两座水库。这时的她,已把乌黑短发扎成三四寸长的辫子,夕阳和满天云霞,在身后目送她走向东方。

广西桂北,及至湖南湘江沿岸和洞庭湖周边,多为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稻粮果蔬。春夏季节,湖塘波光粼粼,鱼儿畅快潜游。进入秋冬时令,稻谷入仓,蔗甜果硕。种茶采茶,制作和销售茶叶,虽然不列入当地主打农事,但因为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民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潇湘风情就已铭记于心。

采茶歌是我幼年最早接触的民歌之一,因为它,我爱上音乐,开始接触教科书之外的《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红岩》等书籍。时至今日,我走上文学之路,都归功于音乐。

彩调:平民演,演平民

彩调,是桂北农村民间歌舞和说唱文艺,受外来(主要是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文化影响而成的民间戏曲,形成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在桂北地区的乡村,后传播到广西各地。彩调融入民间艺术“打春牛”“跳神”(傩舞)大量曲调和乐句,吸收旧时桂北流行的“板凳龙”和调子戏中的《看花调》《十二月花》等元素。历代移民迁徙传入的外来文化,如湖南花鼓戏及江西采茶戏,对彩调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桂北,彩调诙谐幽默,活泼欢快,老少皆宜,被群众誉为“快乐的剧种”。生老病死,婚丧娶嫁,兴奋时唱它,沮丧时唱它,得意时唱它,失意的时候也唱它。秋冬农闲,过年过节,搭戏棚摆擂台,短到三天三夜,长到十天半月,声情并茂,音色优美,震云霄,荡山谷。

与桂剧表演再现帝王将相、刀枪剑戟、戎马生涯不同,彩调是草根艺术,平民文化。平民演平民,观众主要来自社会底层、街头巷尾,搭个舞台就可开演,但即便这样,现在也面临尴尬的境地,桂弘彩调团长易秀珍,是从大路村走出的彩调王,她说:“桂北各地的中老年人,伴着彩调成长,但现在农村却很少表演”。桂弘彩调团以表演彩调为主,如《王三打鸟》《三看亲》《对子调》。

彩调团驱车到桂龙古驿道上的油麻圩,表演传统剧目《五子图》。剧情发展到祖孙三代,儿孙满堂的许凤山老人被不孝儿和媳妇赶出家门,在深山密林中砍柴度日,手持破碗沿街乞讨,跪求老爷老太们施舍残汤剩饭……男人们眼睛痒痒的,小媳妇大姑娘流泪抽泣,96岁的周老太太眯着双眼慢慢地走到舞台边,掏出儿孙们给她的零用钱“丢彩”,周老太太后面,跟着不少70多岁的老奶奶。

周老太太对演员们说:“我小时候就被卖到这里做童养媳,我看不得这个人那么苦!”演绎、诉说苦情故事,彩调能把老奶老太,女人乃至一个大男人打动得泪流满面;演绎欢快喜庆吉祥的氛围,彩调《王三打鸟》《三看亲》也能使戏台前的老百姓捧腹大笑。

夜幕降临,鼓乐喧天。临桂区义江河流域,宛田瑶族乡、中庸镇、五通镇、茶洞镇和两江镇,桂北曾有名的“调子窝”,经典彩调剧《三看亲》现在时有上演。丁小哥、李裁缝和张屠夫围着美丽村姑金满妹团团转。至于金家满妹的花绣球抛与谁?曲终人散时,就会真相大白。你听,伴着悠扬乐曲,他们悦耳的歌声,随风飘来:

妹的嘴唇一点红,妹的眉毛像把弓,妹的耳环叮当吊,妹的头发雾蒙蒙。

桂北吹起民族风

我因为严重的偏科,好不容易高中毕业,却在高考预选被洗刷离校。怀着挫折与失意,我有幸遇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复苏,无数优秀的经典小说和报告文学,曾一度陪伴和慰藉我的心灵,并把我引上文学的道路。

这时,作家路遥推出中篇小说《人生》,出于与主人公高加林的某些相似境况,我搜集了三四个不同版本的《人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但知道其主题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走西口》旋律源自秦腔,却是近两年的事。

秦腔,音域宽广,高低有别,多为歌者抒发自己及人世间的苦情和无助无奈的感受,又称“梆子腔”“陕西梆子”,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的大批来自黄土地上的秦腔、民歌和流行歌曲,慰藉了无数桂北青年的心灵。

沉淀人生,韶华半百。我喜爱的音乐与旋律数不胜数,有传统、有民俗、有影视、有交响乐、也有管弦乐。音乐无国界,没有歌词,也不影响欣赏者对其思想和艺术造诣的感受和理解,如《斯卡布罗集市》,以音色和音域,我们无法区分歌者是豆蔻年华还是古稀之年。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江河水》,会带我们进入蓝天白云,山高水长的空灵世界。

曲乐也充满细节、脉络等画面,有轻描淡写和浓墨重彩,有地气与高贵之别。听得最多的《彝族舞曲》似天籁之音,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欢快,时而低沉。其次是《瑶族舞曲》,常把我带进夜色苍茫的百里大瑶山,瑶族青年男女沐浴着月光轻歌曼舞。夜幕降临,人们身着盛装,打着长鼓,走出村寨,在月光映照下聚集一起。《瑶族舞曲》雄浑华丽,旋律中有列队迎嘉宾,欢歌笑语,依依深情,热烈歌舞等情景和画面,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