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春天里的一缕墨香
菜园花香
谁年轻时没有犯错的时候呢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民族报
春天里的一缕墨香

□ 韦武康(壮族)
▲广西民族报刊发署名“阿康”的诗歌。
(作者供图)
 

癸卯立春日一大早,打开手机微信,见文友华荣兄发来一条信息:早上好,在微信朋友圈读到你的诗《记住》(外一首),写得真好。什么时候又想上《广西民族报》啦?我回话:谢谢!但我还未闻到墨香哩。

说的是今年2月3日,我在《广西民族报》岜莱副刊发表的两首诗。其实,我与《广西民族报》的情缘,犹如窗外的一棵树,每一片树叶都摇曳在我的记忆里。

记得1993年,立春节气里的一个星期天,我散步在离工作单位不远的街道上,走到一个报刊亭,浏览报刊,目光在一叠《广西民族报》上停住了。这是一份四开四版的周报,第一次见,觉得很新鲜,拿起来翻到第四版,看到《壮族歌圩的古与今》《一抹壮乡情》《踏歌追梦壮乡人》等诗歌、散文作品,图文并茂,排版也很有特色。这时,我就很认真地看起来。“叔叔,买吗?”报刊亭卖报的女孩对我喊了一声,我似乎醒了过来,说:“买吧。”

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12点了。我未想到吃午饭,就先把这期《广西民族报》捧在手里,翻到第四版副刊,继续认真地看了起来。这时,有几篇关于壮族风情、民族记忆、山歌风采的诗歌、散文一下子撩拨了我的神经,让我浮想联翩。

南宁市武鸣区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是广西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现行的壮文是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每年在武鸣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对副刊的题材十分熟悉,觉得踏破铁鞋,又找到心中文学的一块芳草地了,为此心中暗暗自喜。

这年春天,万物苏醒,我感觉每一片天空、每一抹心情都格外明媚。翻开日历,农历三月三还未到,我仿佛就听到“悠悠骆越古韵,浓浓壮乡风情”的脚步了。我的情感不时在壮乡歌海、木棉花开、枫叶走向、花伞浮动、五色糯米饭香的场景上跳跃。在窗口洒进暖春阳光的一个清晨,一首三月风情的诗歌就在我的床头上诞生了,便起身在信笺上,认真工整地抄写,以笔名“阿康”塞进信封,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投稿给了《广西民族报》。

这次投稿,好像去拜访心中崇拜已久但从未谋面的一位老师,心想,门是敲了,老师是否开门,是否愿意见我呀?稿件是否会泥牛入海呢?

投稿不久后三月里的一天,下午刚走进办公室,同行的小黄抬头见到我就说:“韦叔,报刊室有你的一封信,是广西民族报社的。”

听说是广西民族报,我眼睛一亮,好像听到一位从未谋面、十分尊敬的老师正在呼唤,于是我赶紧跑下楼,快步冲到报刊室,迫不及待打开信封,匆匆翻到第四版,闻到很特别的墨香,这时,版面中间左侧的一首《走不出三月的歌》的新诗,映入眼帘:“日子/早早地逼走冷意/站成塘边的桃花粉枝/伸向三月/歌声/沿着村后的枫叶走向/渐渐初三/村头的歌/在村尾滚烫/村尾的歌/被村头珍藏/披着春阳的老翁/经不住水灵灵的诱惑/跌入一圈‘噫咦呃嘿’中/青春第二回/哦,壮家的人儿/你可以走出黑土布/却永远走不出/三月的歌”正是我的诗歌,我有点激动,似乎一行一行很认真地朗读,内心惊喜不已。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我到哪里,身上都带着有我诗歌的那张副刊,随时与文友、朋友交流、欣赏,同喜同乐之中,感觉阳光多么灿烂美好。

当然,这只是漫漫文学道路上采到的一粒果子而已,但这种“甜”让我受到深深的鼓舞。此后,就有《壮话》《这个春天》《三月的歌》等诗歌,或以真名或以笔名阿康、涂幽的形式,在《广西民族报》副刊上发表。特别是在一首《壮话》的诗里:“壮话/在黑土布木薯粥/诠释过的土地/疯长/与铜鼓的回音/抛绣球的声响/同起同落/年复一年/依然/古典又年青/在遥远的他乡/壮话与壮话碰撞/没落一把/浓浓乡情”,很多朋友读后,认为真情、实在,很有意思。为了纪念和保存,我把发表的诗歌一一裁剪下来,贴在自己文学作品发表剪影里,保留至今。

可以说,《广西民族报》给我文学的阳光是独特且温暖的,给了我文学创作更多的信心和激情。2002年7月15日,我成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后,文学创作劲头更足,作品也渐渐成熟,先后有作品在《民族文学》《诗选刊》《广西文学》《红豆》等文学刊物发表,出版了《壮乡情》《阳光真好》《在一棵树里》《一些简单的树叶和鸟鸣》等四部诗集,并于2020年8月成功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诚然,不管身在何方,我都会记住路上一些简单的树叶和鸟鸣,记住历程中的《广西民族报》。2012年秋天,我写了首《有一种声音》的诗歌,发表在2012年11月23日的汉文版《广西民族报》副刊上。也是那年秋天,在壮民族文化的氛围里,我想到壮族山歌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写了篇题为《武鸣壮族山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文章,投过去不久,就在当年12月12日的《广西民族报》壮文版第7版发表了。

时光飞逝,今年立春的一天下午,接到电话,说我快递到了,我说先放到门卫室吧,后来我下楼走到门卫室,见到来自南宁市青秀区桂春路16号寄来的信封,是刊登我诗歌的《广西民族报》,轻轻打开,我又闻到一缕淡淡的墨香,它久久飘动在我心灵文学春天的扉页上。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