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交流
3上一版
 
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效能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先秦时期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开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效能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 王小龙
▲隆安县东安村联合企业开展“工作岗位进乡村 民族团结促发展”主题活动。(作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充分发挥乡村战略效能,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动力。广西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努力建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应努力探索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把乡村振兴战略“主战场”优势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建设动力。

要立足“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一重大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目标任务,积极争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制定完善符合广西特点的区域城乡发展规划,努力培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要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以广西“那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广西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积极推动我区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壮乡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努力发展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

要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广大乡村地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农村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实现进屯进户、入脑入心。将感恩奋进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感恩领航人的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向心力。

要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的乡村干部队伍,培养和用好在基层特别是乡村振兴一线的少数民族干部。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积极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乡土人才。加强广西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关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要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把“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深化互嵌式居住生活,巩固和拓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睦关系”作为乡村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广西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广西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突出广西特色和壮乡民族特色,夯实互嵌式居住生活的物质基础,推动各民族在空间嵌入基础上的全方位嵌入。

(本文系民革广西区委会2022年度招标课题成果;作者为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东安村驻村第一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