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与广西民族报的情缘
麒麟山中度春秋
“岜莱诗会”首届年度评论家主编的新书出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民族报
我与广西民族报的情缘

□ 韦华锋(毛南族)
▲广西民族报“1987年积极为本报写稿的通讯员名单”。(作者供图)
 

一件值得显耀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手写体字,通过报社编辑老师的手,变成铅字体作品。造就这一奇迹的,正是广西民族报编辑部的老师们。

20世纪80年代,我通过一名在环江任壮文教师的兄弟,接触到当时由广西民语委主管的《壮文报》。1986年7月,《壮文报》更名为《广西民族报》,为4开4版周二报;1996年1月改为旬报,现为周报。热爱生活,执著实业,酷爱书画,钟情涂鸦,痴迷梦幻的我,发现广西民族报刊登的新闻作品,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得,于是,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用心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抓住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写,并将写好的稿子,装入手写有广西民族报编辑部地址、邮政编码的信封袋里,购买8分钱邮票(如果邮件超重,依照重量多少,适当添加邮费),再用浆糊封口,送到县邮政局邮寄过去。1986年,我竟然有七篇“一句话新闻”和“豆腐块”发表在广西民族报壮文版。

1987年,我决心采写高价值的新闻稿件,投寄广西民族报编辑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竟然获刊20多篇,我的名字还荣幸被广西民族报列为“1987年积极为本报写稿的通讯员名单”。这些成绩,离不开广西民族报编辑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1988年,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评上广西民族报年度“优秀通讯员”。那阵子,广西民族报像母亲守护在我身边,编辑部老师更是以来信的方式,鼓励我树立远大理想,重整旗鼓,总结经验,继续多写稿,写好稿,将优质稿件投寄广西民族报,争取来年重新评上“先进通讯员”,或者是“优秀通讯员”。这年,广西民族报不嫌弃我是一个不合格的通讯员习作者,毅然给我寄来特约通讯员登记表,联系我如实填写姓名、籍贯、民族、性别、居住地址和邮政编码,聘请我为广西民族报通讯员。过了几天,一本草绿色烫金黄字“广西民族报通讯员证”,通过邮局寄到我的手上,我如获至宝,倍加珍惜。

1989年,我采写的新闻稿件,不仅在广西民族报刊载,还分别在《广西法制日报》《广西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社会报》《长安》《人民日报》等报刊,以及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媒体刊登,心里美滋滋的。这年,我名列“优秀通讯员”榜单。此外,我还被《河池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被《广西日报》评为“先进通讯员”,被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先进通讯员”,收获满满。就在我决定在新闻之路上大干一场之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我不得不含泪暂别新闻采写,把重心转移到职业的筹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终于摸出门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于是,每每茶余饭后,我又开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采写一些有趣的新闻稿件,经常向广西民族报投稿。

1992年7月,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创刊。我热血沸腾,积极采写新闻稿件,踊跃投稿。那些2000至3000字的“重磅”稿件,也开始在广西民族报壮文版和汉文版上的重要版面,甚至是头条位置刊登,大有“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势。我采写的《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中山村优秀团员欧金走》人物传记稿件,仅仅过了五天,就在壮文版的头版头条位置上刊登。当我收到样报时,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

2001年7月10日,我采写的《断臂“苦人儿”坦荡划出五彩路——毛南族残疾人罗道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写传奇》人物纪实稿件,不久便在报纸第3版头条位置予以配图刊登。当我收到样报时,兴奋不已,至今我还保存着这份样报,留作纪念。

我依然记得,当年广西民族报韦茂明、杨兰桂、覃印华等编辑老师,每当他们收到我邮寄过去的新闻稿件时,他们都认真帮我编改刊登,并邮寄样报给我,鼓励我多写稿投稿,这些老师的默默付出,让我十分感动。多年没有联系的韦愿娜老师,2020年在“环江文友交流群”里意外和我相遇,就这样,我和韦老师断了20多年的“风筝”又连上了。在韦老师的牵线搭桥下,我又认识了广西民族报编辑部主任黄浩云老师,在她的鼓励下,我的《拜谒方家祠堂》《伏身沟壑拾良宝》等作品又陆续在该报刊登出来,使我备受鼓舞。

毋庸置疑,广西民族报的编辑老师,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广西民族报是我发表作品的大舞台。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采撷“重磅”新闻,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第一时间投给广西民族报,不断延续我与广西民族报的情缘。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