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山的情结
邕江,您好
用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广西篇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的情结

□ 关 耳
 

我想,每个来自大山的孩子,对山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

我是生长在云盘山下的孩子,因此,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座山便是云盘山。儿时,云盘山于我而言,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这得益于祖母为我讲述的那些关于云盘山的神秘故事。

在某个阴雨绵绵的春日,祖母会跟我讲关于云盘山背面的神秘洞穴。洞穴内生长着一棵四季都结满果实的桃树,误入洞中的人可以摘下树上的果实解渴充饥,但倘若谁想将果实带出山洞,洞外就会涌起大雾,使人迷失在山中。每次听完,我都会紧紧地抱着祖母的腿,谨慎而好奇地凝望着被云雾和细雨笼罩着的云盘山。而在某个太阳西斜的夏日午后,坐在院子里纳凉的祖母又会为我讲述另一个玄幻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云盘山的高度远不止如今这般。突然有一天,两位天上的神仙不知因何缘故大打出手,一位神仙在打斗中一脚踩在了云盘山巅,导致云盘山开始下沉。山体下沉后,山上的作物也将随之消逝,于是山下的百姓非常惶恐。一位镇守此地的将军不忍百姓陷于饥荒,遂去向菩萨求来一根金柱子,并亲自持着金柱子顶住云盘山。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止住了云盘山继续下沉的趋势,而那位将军也力竭而亡。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每年吃年饭前,都会将鸡鸭鱼肉等菜肴摆在院子里,家中男主人会点上香,朝着云盘山的方向祭拜,是为礼敬云盘将军。

正是因为这些神奇的故事,使我在童年时对云盘山充满着好奇,又极其羡慕每天都能进山的大人们。

约莫是在二三年级的暑假,祖母带着我走向了云盘山。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云盘山,我充满了好奇和惊喜。沿着狭小而崎岖陡峭的山路,我时而跑开数十步回望山下,并催促祖母快些;时而又驻足在一些奇异花草前,向祖母询问它们的名字。那天天气很好,是个阳光明媚但并不燥热的日子。由于祖母腿脚不利索,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来到人们进山途中休息的地方。那里视野开阔,祖母指着山下的几处小小村落并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在山下看起来很大村庄此时竟是如此的渺小,蜿蜒的山路变成了一条线,串起了各个村落,仿佛一串珍珠项链。同时,这种大与小的直观转换,第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形成,让我在日后面对各种事情时,总是会思考如何将它们进行“大与小”的转换。我想,这是大山教给我的第一个人生智慧。

休息过后,祖母带着我向山的更深处走去。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一处小山包。这里种满了茶籽树,除了树几乎没有其他杂草。祖母说这是为了方便捡拾茶果。祖母让我在一颗枝叶茂盛的茶籽树下坐着,她要去其他地方找一些草药,我便静静地坐着等她回来。望着祖母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开始打量起这片山地,茶籽树紧密有序地排列着,阳光透过叶子间的间隙照射下来,使得土黄色的泥变得有些金黄而晃眼。虽然我是头一次进山,并且还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我感受不到丝毫的恐惧,相反,我内心是轻松而惬意的,树上时而飞鸟掠过,鸣叫和振翅都是轻快的;树间时而清风拂面,凉爽而温柔;树下蚂蚁忙忙碌碌,一切都显得如此亲切。

一座山就像一座博物馆,其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砂石,皆是它的典藏,因而当我走进去时,便被这些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次之后,我便有了更多进山的机会,似乎大山已经认可了我。但随着年龄渐长,我的好奇心渐渐消逝,导致每次进山干活,我都会因为劳累而带上情绪,以至于忽略了沿途的美景。之后不多久,我因为学业的缘故,便早早地离开了故乡,离开了云盘山。

后来出了远门,走过一些地方,也遇到了一些山,我每看到那些山,总有一种亲近感。但我也因山而感伤和哭泣过,在稍早些时候,我想写一些关于云盘山的小故事,便询问祖母一些小时候听到的故事细节,但祖母却满怀不确定地反问我,她有说过这些吗?她开始忘记很多东西,这让我心生感伤,一座山开始无声地消逝。年初时我也因山哭泣了一次,那是在姐姐的婚礼上,我们送亲到男方家。临走时,我看了一眼他家门前的山,内心突然生出一种感伤,因为它与我家门前的那座不一样。

后来,我到桂林读了四年大学。尽管桂林的名山不少,但在那生活了四年的我,却一座也没有去攀登过。很多人喜欢去攀登一座山,他们借山的顶峰来证明自己的高度,这是一种追求,亦是一种实现价值的方式。但我并没有这种欲望,对于一座山,我更喜欢静静地驻足凝望,它的厚重和踏实令我感动,它的丰富和包容让我向往,而它的沉默又让我敬畏。所以,我不在乎我是否登上过顶峰,我只想走近它,或者说走进它,感受它的沉稳和从容。因此,尽管我没有去攀登过任何一座桂林的山,但我在那里成为一座“山”。我接纳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正如山上长的那些草、那些树,当然也有花,它们点缀了我,一片绿意盎然、或是一些五颜六色,为单调的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我越发沉稳,逐渐从容。

更多时候,我沉默着看人来人往,沉默着思考,沉默着看生命的演化,这让我内心得到安宁,也让我在沉默中得到了力量。这力量,使我成了一座可以给人依靠的“山”。有人走进我,但又离去,他们中,有的像入山砍柴的樵夫,想找木柴以温暖自己;有的像老中医,想寻一味中药,以治愈自己。对此,我总是沉默着给予,但给的不多。

我继续沉默着看山,山亦沉默着看我。然后山救赎了我,我变成了山。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