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坝盆村群众
自发举办“龙崖外”民俗活动
7月16日,即农历六月十八,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坝盆村群众自发举办“龙崖外”民俗活动,活动吸引了周边云南省广南县的近千名群众参与。“龙崖外”又叫春牛舞,村民们通过舞动牛头,表演敬牛、爱牛、亲牛的各种舞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6年“龙崖外”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李世华 黄燕群)
钟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京剧课程
近日,钟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京剧课程,将戏曲艺术纳入学生的课程培养体系之中,作为学生美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据悉,该校还将剪纸、书法、民族舞蹈、民间美术教学、民族手工制作、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文化巡演、打油茶等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服务实践,以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韦荣戊 董 圆)
贺州市首个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7月17日,贺州市侨联和八步区侨联在马来西亚华人林高飞先生的音乐吧举行“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仪式暨“侨聚新力量 奋进新征程”侨界人士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系列活动,来自各县(区)侨联班子、侨商侨企以及留学归国青年等30余人参加活动。
该市侨联强调,全市侨联系统要以建设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基地为契机,进一步铸牢侨界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平台凝聚侨心,以平台服务侨众,为建成高水平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贡献华侨力量。
(陈 晨 吴远洁)
富川银发型人才融入乡村振兴新画卷
“今年进入5月以来,我县天气反常,暴雨、降雨天数增多,给扑杀木虱造成空前的困难。近段时间阳光灿烂,是扑杀木虱的好时机,这次全县统一使用轻型农用直升机喷洒农药,不仅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万亩柑橘集中连片种植区,该县老科协成员、银发型传帮带导师、高级农艺师陈宗维说。下一步,陈老还将主动参与粤桂协作农业技术培训,将毕生所学奉献给富川柑橘事业。在广袤的富川农村大地,无数个像陈老一样的银发型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老有所为”活动,发挥优势、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富川老干部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