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vwnzva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好主题班会
从壮语看“豆豉”的“豉”应该读什么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壮语看“豆豉”的“豉”应该读什么音

□ 李 佳
 

[摘要] “豉”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以及《辞海》等辞书中均标注“chǐ”,但这一读音明显是错的。“豉”的中古音韵是禅母支韵去声,根据语音演变规律,禅母仄声总是读sh [ʂ]。在公开发表的材料看,广东的汉语方言中“豉”都是读 [s]或者[ʃ]。从壮语来看,白土壮语“豆豉”读“tau4rvi6”,“豉”读“rvi6”也可证明,汉语普通话中“豉”读sh [ʂ]。因为只有汉语普通话的擦音s [s]、sh [ʂ]在白土壮语中读r [ɻ],汉语普通话的塞擦音c [tsh]、ch [tʂh]在白土壮语中读s [s]。可以证明“豉”的正确读音应该是擦音sh [ʂ]而不是塞擦音ch [tʂh]。

豉一般指豆豉。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豉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以及《辞海》等辞书中均标注“chǐ”, 《汉语字典》标“shì”,这两个读音,到底哪个读音是对的?

对于现代汉字的审音,我们一般是查该字的中古音,再根据语音演变规律,看根据规律该字该读什么音。如果是方言里后起的字,可以直接吸收方言的读音,比如吴方言的“尴尬”。 所以要讨论“豉”的读音,我们需要从语音演变规律、汉语方言以及壮语里的汉借词这三个方面来考察。

1. 从语音演变规律看。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给“豉”的注音:

《唐韻》《集韻》《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

宋本广韵:《广韵·去声·置·豉》豉:盐豉广雅云苦李作豉。是义切;

《釋名》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

后世的辞书大致都是引用这些韵书辞书的解释和注音,比如《康熙字典》《辞源》《辞海》。

上面反切中,切上字“是”“時”声母都是禅母,切下字“义”支韵去声,“吏”之韵去声。

根据反切原则,反切上字定声母,反切下字定韵母和声调。船母和禅母是全浊声母,这两个声母的平声字今音有读塞擦音的,也有读擦音的,不过仄声总是读擦音。根据古籍中的反切,不管是義切还是時吏切,都是去声,属仄声,所以,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豉”的声母只能是擦音sh[ʂ],而不是塞擦音ch[tʂh]。韵母方面,反切下字支韵、之韵今音都是i [ʅ ],声调不管是“义”还是“吏”,都是去声。

《釋名》的注解更是直接说明,“豉”应该读“shì”。《釋名》说:豉,嗜也。这是用声训的方法解释词义。声训是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声韵关系推求词义的方法。《釋名》用“嗜”来解释“豉”,说明“豉”就读“嗜shì”。

所以,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豉”的读音应该是“shì[ʂ ʅ 51]”。

2. 从汉语方言看。

那么,“豉”在方言里的读音是什么情况呢?

从公布的方言材料来看,几乎找不着“豉”这个字的读音。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词找线索。比如南方很多方言把“酱油”叫做“豉油”和“抽油”。我们就可以从“酱油”这个词入手,看看“酱油”读“豉油”的“豉”是什么音。

荔湾 豉油ʃi22iɐu21

番禺 豉油ʃi22iɐu31

增城 豉油si22iɐu21

龙门 豉油si53zɐu21

莞城 豉油ʃi44iau31

宝安 抽油tʃau55iau25

豉油ʃi22iau33

禅城 豉油ʃi12iɐu42

南海 豉油si22iɐu31

顺德 豉油ʃi21iɐu42

豉油si33iɐu31

三水 豉油si33iɐu25

抽油tshɐu55iɐu25

高明 豉油ʃi31iɐu24

豉油sɿ31iɐu22

佛冈 抽油tʃhɐu33iɐu22

白油pak2iɐu35

阳山 豉油ʃi21iɐu241

连山 豉油ʃi31iɔu241

新兴 豉油si31iɐu21

罗定 白油pak2iɐu21

郁南 豉油ʃi22iɐu21

石岐 酱油tsœŋ33iɐu51

豉油si33iɐu51

高要 豉油ʃi52iɐu21

香洲 豉油si33iɐu343

斗门 豉油si42iɐu22

新会 鼓油si32iɛu22

台山 豉油si31jiu225

开平 豉油ʃi31iu11

恩平 原油ŋɡiən22iəu24

豉油ʃi21iəu24

四会 豉油ʃi24iau31

广宁 白油pak323iau31

怀集 抽油tʃhau22iau231

德庆 豉油si33iɐu242

封开 豉油ʃi22iʌu243

江城 豉油si54iɐu42

阳春 豉油si43iɐu31

赤坎 豉油si21iɐu21

吴川 豉油ʃi31iɐu31

廉江 豉油si21iɐu21

高州 豉油ʃi31iɐu21

化州 豉油ʃi31iɐu13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把“酱油”叫“豉油”的,“豉”要么读[s],要么读[ʃ],没有发现读塞擦音的。

3.从壮语中的汉借词“豆豉”的读音情况看。

上林、来宾:tau2sei4;宁明:tau2sei2;武鸣:tau6sei6、tau6soːi6、tau6sai6;马山:tou5ɕi5。

很明显,以上壮语方言的“豆豉”借自古汉语,从声调的对应关系看,上林、来宾、宁明、武鸣的形式借自早期汉语,而马山的形式则借自现代汉语方言。“豆豉”的“豉”的声母都是擦音[s]。以上壮语方言的[s]都是用来对译汉语的擦音s[s]或者sh[ʂ],而这些壮语方言借入汉语塞擦音声母的词都是用c[ɕ]。

例如:汉语的“抽调”在壮语中的读法。

上林caeudiux[ɕau1 tiu4]

武鸣coudiuh[ɕou1tiu6]

来宾caeuqdiux[ɕau5 tiu4]

宁明coudiuh[ɕou1tiu6]

马山couqdiux[ɕou5tiu4]

我的母语白土(河池市金城江区白土乡)壮语“豆豉”读“tau4rvi6”,“豉”读“rvi6”。白土壮语的r [ɻ]对译汉语的擦音声母s[s]或者sh[ʂ],比如“试(一下)”读“rvi5”,白土壮语的s[s]对译汉语的塞擦音,比如汉语的“抽调”在白土壮语说 “sau1tiu5”。壮语的汉语借词也可证明,汉语普通话中“豉”读sh[ʂ]而不是ch[tʂh]。

这些例子说明这些壮语方言所从借入的汉语方言的“豉”是读擦音声母的。

以上我们从语音演变规律、汉语方言和壮语里的汉借词三个方面看“豉”的读音,都是支持“豉”字读“shì”而不是读“chǐ”。

*文中引用的壮语材料来自我的同事及壮语文工作同仁。其中上林壮语由李一鸣先生提供,武鸣壮语由覃海恋女士提供,宁明壮语由赵锋先生提供,马山壮语由王江苗女士提供,广东汉语方言材料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林春雨教授提供。在此谨向这些热心的女士、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

[1]丁声树、李荣. 汉语音韵讲义. 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2010年.

[2]蓝庆元. 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三级翻译)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