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场舌尖上的民族团结盛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舌尖上的民族团结盛宴
——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暨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侧记
□ 本报记者 李道芝 罗 添 文/图
▲活动开幕式现场。
▲现场古筝演奏。
▲游客在为美食节美食点赞。
▲壮锦、麽乜等广西非遗产品在展区亮相。
▲美食节上的摄影展作品。
▲游客在参观美食展示。
 

金秋九月,石榴果正甜。9月12日至15日,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国饭店协会、青岛融合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暨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本届盛会以“中国味道、海洋产业、民族特色、百姓节日”为主题,通过“展、赛、会、销、研、评”多环节联动,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画卷。

美食为媒,促进民族交融

“三节联动”,以食为媒。本届美食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成功打造了民族文化地标美食展和民族文化主题宴席精品展。面宴八大碗、柯尔克孜族全羊宴、额尔敦民族宴等民族主题宴席惊艳亮相,生动呈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底蕴。

现场人头攒动,观众纷纷参与美食体验与互动。新疆乌恰县文旅推介官丁惠娟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了柯尔克孜族食用全羊宴的传统及美好的寓意,并希望将新疆美食分享给全国各族人民,带领大家品尝来自中国西部厨房的美味。穿行在各民族美食之间,仿佛开启了一场味蕾之旅。身着民族服饰的商户现场制作仙菌茗茶、西域烤包子等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让群众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一体。新疆烤包子、内蒙古烤全羊等特色美食,不远千里来到展会,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价值。青岛市民赵晶说道:“在家门口就能邂逅各族风情,品尝跨越山河的舌尖盛宴,非常开心。”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126家餐饮企业及民族特色食品、中华老字号、非遗小吃集中亮相;来自青岛、苏州、成都、西安等地的14种风格别致的经典菜系美食,带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盛宴,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品尝,直呼“不用折腾就能吃遍四方,这波‘舌尖环游’真带劲!”

文化搭桥,深化团结内涵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美食节期间,还打造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陶瓷展、文创展、中医药展、摄影展、旅游促“三交”专场推介等,展览展陈各类艺术作品9800余件,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

其中,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提供的109件德化白瓷作品,以陶瓷艺术为载体讲述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三千孤儿入内蒙、新时代脱贫攻坚等不同时期的民族团结故事;该协会重点项目“五六华坊”文创展汇聚各民族织锦、刺绣、服饰和非遗手工文创礼品,在展现锦绣中华多元文化的同时突出“融”这一主题;“五六华坊”中医药展聚焦各民族特色中医药和无公害原生态农副名优产品,生动诠释“药食同源”的古老中医药智慧;定格五十六个民族风土人情的“五六全家福”摄影展,用一幅幅来自民族地区的美丽画面,讲述了五十六个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动故事;集文化传承、民艺研发、非遗研学于一体的非遗艺术鉴赏,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展览厅,琳琅满目的陶瓷,绚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和美美的摄影照片,尽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与时代内涵。云南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应子向游客介绍了此次参加展览的瓦猫等非遗作品,她说:“瓦猫头上可以裹上民族特色的头饰,壮族麽乜形象也可以安上瓦猫的头,然后抱着绣球,用这些小小的形象去传播民族文化,其实挺有趣。”

美食节上的民族风情展示同样引人注目。新疆舞、哈达礼等民族表演,配上特色美食的扑鼻香气,让观众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产业联动,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观山海,品美食,助发展。活动重点邀请了广西、内蒙古等18个民族地区餐饮协会,围绕“民族美食传承与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助力民族地区餐饮品牌标准化、市场化发展。通过美食展推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发展的成果。其中,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开展的“品土家美食,游恩施山水——万名山东朋友惠游恩施”旅游促“三交”专场推介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精彩民族表演和互动体验,“美食+旅游”的创新模式,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路径。

千款特色美食营造出各民族美食齐聚一堂、各民族同胞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元的中华美食与文化体验,充分释放了大众消费潜力。据悉,2024首届民族美食文化节开幕当日便吸引8.9万名各族群众参与;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各业态营业额同比增长20%。2025年以来,青岛市立足地方特色优势,扎实推进富有消费场景的建设,组织“88购物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致力于打造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门户枢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听着这首歌长大。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又都体现在哪里呢?在美食里,在医药里,也在传统手工艺里。这个答案就藏在本届美食节上。

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以美食这一最贴近生活的文化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深化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场舌尖上的盛宴,绘就了一幅各民族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