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德保那布村:桑蚕养殖让农户鼓起钱袋子
蒙山:火龙果丰收 供应节日市场
凌云伶站瑶族乡:实干绘就“逆袭”新图景
环江龙岩乡:晚稻丰收拓销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凌云伶站瑶族乡:实干绘就“逆袭”新图景

 

驱车驶入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新景处处可见:浩坤湖畔游客不断,民宿老板忙招呼;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工人有序作业;田间地头,肉鸽、桑蚕等特色种养产业生机勃勃……这片如今文旅兴旺、产业红火的活力热土,曾是藏在桂西深山、被 “穷” 字牢牢困住的闭塞瑶寨。然而,5年深耕实干,成就了从 “穷山沟” 到 “幸福地” 的华丽蜕变。

浩坤湖“破圈”:山水名片唤醒生态红利

“兄弟,您要的芋头和土蜂蜜都打包好了,下次来一定要住我家民宿,清晨带你看晨雾裹着青山的景致,美得很!”在浩坤湖渔人码头,罗宗满的农产品小摊游客不少。这位前些年还外出务工的瑶乡大哥,如今靠着景区红利,不仅开起了小摊,还经营着自家的民宿,旺季时民宿日净收入超千元。

罗宗满的生活变迁,是浩坤村乃至整个伶站瑶族乡文旅产业崛起的缩影。曾几何时,这里被群山阻隔,村民去赶集需攀爬狭窄的猪笼洞、穿越昏暗的棕榈洞,单程就要4个多小时,“出门靠走、通信靠吼”,“穷”成了刻在村子基因里的标签。

转折始于对生态资源的精耕细作,凌云县锚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投资修建环湖公路、完善通信网络,同步推进村容整治,精准引导村民将闲置民居改造成具有瑶乡特色的民宿,一批 “颜值高、有乡愁” 的民宿应运而生。“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浩坤湖,渐渐成了游客口中来了就不想走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浩坤湖的乘船游、民俗体验等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浩坤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截至2025年7月,浩坤湖接待游客76.54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消费3248.5万元,同比增长25.77%。全村 46 家民宿错落分布,400 余名村民在家门口端起 “旅游碗”——生态红利实实在在落进了瑶乡人的口袋,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淌金流银的金山银山。

产业园“拔节”:荒山开发激活发展新引擎

“以前在广东打工,每月房租就要800元,一年到头见不到孩子几次。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月薪6000多,还能天天陪娃写作业,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刚走出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车间的黄小花,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这片产业园5年前还是一片荒草丛生、沟壑纵横的山坡。“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每天几十台机械同时作业,挖填500多万立方米土石方,用了整整半年多时间才完成土地平整。”回忆起产业园建设初期的场景,凌云县工信局局长劳昌春依然感慨万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中广核新能源、大森林、耀茂木业等企业先后入驻,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彻底 “活” 了:板材加工车间里,原木经过精细切割、打磨,变成高品质板材;冶炼车间里,锑矿经过高温熔炼、提纯,变成高纯度锑锭。一个以原料精深加工、绿色智能制造、优质成品产出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已然成型。据统计,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55亿元,带动周边800余名劳动力稳定就业。曾经的荒山,如今货车往来穿梭,车间机器轰鸣,不仅为瑶乡工业经济按下加速键,更让越来越多像黄小花一样的瑶乡群众,实现了 “就业不离乡、顾家又增收” 的心愿。

田野间丰收:“一村一品”奏响乡村振兴曲

“咕咕咕——”在陶化村肉鸽养殖基地,万只肉鸽在标准化鸽舍内振翅觅食,村党支部书记韦光辉正拿着记录本核对当日的养殖数据。“我们采取‘党建引领+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基地建设+致富能手+脱贫户’的模式,村集体负责联系企业收购,村民只需负责日常养殖,肉鸽种鸽特色险种安全兜底,保证了陶化鸽养殖风险小、收益稳、致富快。去年仅陶化鸽绿色养殖产业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突破100万元。”韦光辉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陶化村的产业致富之路,堪称伶站瑶族乡“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的典范。近年来,该乡依托各村独特的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地培育出各具特色的产业:伶兴村大力发展“订单式”肉鸡养殖及乌鸡保种养殖,年出栏肉鸡超过10万羽,育乌鸡苗100万羽;九民村则聚焦桑蚕产业,68户农户积极参与养殖,成功实现“桑叶变丝绸、蚕茧变金银”的产业升级;平兰村的“嘉宝果”、浩坤村的毛葡萄、袍亭村的野生蜂蜜,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采购商前来采摘选购;那留村的生态麻鸭因其肉质鲜嫩,市场需求旺盛,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村通过“党支部引领、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模式,发展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瑶乡群众靠着特色产业鼓起了钱袋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浩坤湖畔客似云来,产业园机器轰鸣、田野间产业蓬勃发展、村寨里村民欢声笑语,伶站瑶族乡不断书写着“逆袭”故事,正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吴和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