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事竞技贺丰年
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大学召开
苍梧县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八桂歌飘山水间 广西民歌绽京华
广西国防科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第二期)开营
桂林:用好红色资源 守护精神家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第二期)开营

 

9月16日,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第二期)开营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顺利举行。

记者从开营仪式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民委支持指导下,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形成了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的五个“广西经验”:分类施策,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五支队伍”,为广西乃至全国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组织和管理模式;实施项目带动,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各方面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试点机制、多方合作的项目实施机制、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等3项保障机制,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创新阵地建设,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古籍工作体系;加强科技赋能,自主研发“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信息系统”“那蛙民族古籍智能编辑校对平台”等智能软件,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梯队。

即将进入“十五五”规划,广西将深入推动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广西古籍文库”编纂出版工程,搜集整理广西历代文献史料,充实数字平台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贡献力量;以2028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为契机,策划推出系列精品成果,展现广西古籍整理与民族文化传承新气象;以技术赋能为重点,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古籍工作深度融合;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加强作者团队与出版队伍建设,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

本次研习营为期3天,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古籍修复、古壮字数字化整理一线人员授课,围绕民族古籍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中的碑刻整理与应用、古壮字古籍翻译整理方法和实践、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的新技术应用、中国传统古籍纸张的分类和鉴别、古籍保护案例分析、古壮字录入和排版等进行系统授课与实操练习,培养民文古籍与汉文古籍兼修的综合性人才,提升工作水平。

来自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各出版社编辑骨干、古籍收藏单位业务负责人、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五支队伍”代表等近100人参加。(张新怡 柳云龙 岑奕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