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记者从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六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6年来,广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通道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通道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广西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将于明年建成;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加快建设,将于2028年建成通车;黔桂铁路增建二线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崇左至凭祥铁路将于年内开通运营。
广西着力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北部湾港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速显现。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20万吨级散货码头、北海港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可以实现30万吨级油船、20万吨级集装箱和散货船、15万吨级液化天然气船等世界主流大型船舶通航靠泊。
目前,北部湾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91条,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今年1至7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5万标箱,稳居全国前十,年内有望实现“千万标箱大港”目标。
通道运营实现量质齐升。广西会同通道沿线省份共同强化货源组织,持续做大通道物流规模。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发运量从2019年的11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50万标箱。今年1至7月,累计发运32万标箱、增长2%;中越跨境直通班列(经凭祥铁路口岸)累计开行1768列、增长65%。
区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广西引进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国际大型港航企业参股北部湾港建设运营,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合资成立海铁联运平台企业,打造港口、航运、铁路等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的建设运营模式。
此外,广西与重庆、贵州共同推动以氢能重卡为核心的跨区域干线物流通道建设,今年4月已成功贯通并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加快构建,有效带动氢能源上下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动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高品质陆海联动经济走廊。平陆运河经济带初步形成新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中柬(北海)产业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纵深推进,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的344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769亿元,增长近1倍。今年1至7月,贸易额达4463亿元、增长18%,通道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黄誉琦)